華致酒行一季度業績穩中有進,2023四大舉措再拓增長新空間
4月28日晚間,華致酒行(300755)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報告。
4月28日晚間,華致酒行(300755)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華致酒行取得營業收入37.43億元,同比增加5.32%,展現了優秀的抗風險能力和不俗的韌性。同時,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億元。
華致酒行的愿景是不斷鞏固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努力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酒水營銷和服務商。2022年,華致酒行在消費承壓的大環境下,實現營收87.08億元,同比增長16.73%,實現凈利潤3.66億元。展望2023年,華致酒行表示,公司將持續增強產業鏈上下游的黏性,積極拓展全渠道銷售網絡,做好上至國內外知名酒企的深度合作,下至終端網點和消費者的精細化服務;同時,加速數字化戰略升級,不斷完善酒類營銷生態服務體系,提升滿足客戶需求的速度與質量,追求卓越品質,將公司打造成新經濟、新零售的典范企業。
在2023年大復蘇的環境下,華致酒行有望恢復業績彈性,并迎來新的增長空間。具體看,華致酒行在2023年將在渠道建設、服務體系、產品結構和營銷團隊四方面入手:
渠道建設:筑牢直供終端渠道優勢,逐步完成公司品牌連鎖門店升級
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篩選出包括省會城市、省會周邊城市、地級市、百強縣在內有中高端酒水消費能力的重點區域進行網格化管理,順應行業發展渠道扁平化發展趨勢,鋪設“公司——終端——消費者”的銷售模式,進一步拓展營銷渠道,加強直供終端網點建設。品牌連鎖門店方面,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對連鎖門店的品牌監管力度,增強“華致酒行”品牌信用背書,全面升級連鎖門店,以“有序退出、逐步升級、精準引入”三步法逐步完成“華致酒庫”、“華致名酒庫”到“華致酒行”的品牌升級工作,在一二線重點城市大力發展優質旗艦店,正式開啟“華致酒行3.0”時代,標準門店與個性化門店相結合,全方位提升品牌拉力。
服務體系:完善酒類營銷生態服務體系建設,打造“服務型、智慧型”組織
公司將加快數字化升級,夯實基礎,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渠道營銷網絡體系。公司一方面在持續拓展連鎖酒行、零售網點、KA賣場、團購等線下渠道的同時,繼續推進自營電商平臺建設,充分發揮線上渠道的補充優勢及品牌宣傳優勢,并在消費升級、擴大內需的行業背景下,通過信息化大數據手段分析客戶需求,為向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精準的服務打牢基礎;另一方面,在現有營銷、人員、倉儲、物流等集成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基礎上,不斷完善具有線上導流、大數據分析、精準營銷功能的一體化信息管理體系,為公司運營與決策提供更加全面、便捷、準確的信息收集與反饋服務,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運營管理的決策輔助,提升信息判斷維度,夯實公司完善酒類營銷生態服務體系的根基。
產品結構:進一步加強精品酒營銷,適時推出新產品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和保真的中高端酒類產品,與知名酒企合作開發并獨家經銷“貴州茅臺酒(金)”、“荷花酒”、“釣魚臺精品酒(鐵蓋)”、“古井貢酒1818”、“虎頭汾酒”“習酒?窖藏1988(琉金)”、“金酒鬼”、“金內參”、“賴高淮作品1989”等多款優質、暢銷酒品。2022年,受市場需求萎縮及消費場景缺失影響,公司精品酒動銷受到一定影響。隨著今年市場回暖,公司將充分發揮渠道、產品、人員、營銷等資源優勢,緊抓回補性消費及市場發展新機遇,有計劃有節奏地加大精品酒營銷投入,并開展圈層營銷及“高端品鑒會”,充分激活公司精品酒在市場需求端的勢能。
營銷團隊:堅定發展人才戰略,不斷完善優質營銷團隊的打造
人力資源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源動力。結合公司戰略目標及發展策略,公司將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積極落實“以人為本、招賢納士、知人善任、德才兼備”的人才戰略,優化人才結構,充分利用公司品牌優勢、合規管理及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體系和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方式,不斷吸納優秀人才,并為員工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充分發揮人才優勢。
自4月19日晚華致酒行披露2022年報以來,共有12家券商發布相關點評報告。其中,中信建投證券、東吳證券、東方證券和國元證券等近十家券商給予華致酒行“買入”或“增持”評級。長期來看,酒類消費勢頭持續向好,持續釋放增長能力。華致酒行作為國內領先的酒類流通龍頭,行業集中度提升有望帶來較大成長空間,疫情影響淡化后精品酒有望繼續放量帶動毛利率提升,“700 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擴大營銷網絡體系核心輻射范圍,前期人才隊伍的建設將保障業務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公司利潤彈性或將釋放。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