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GDR發行或收緊,魚躍醫療赴瑞上市計劃夭折
就差臨門一腳,已經收到證監會審核反饋意見的魚躍醫療(002223)赴瑞士發行GDR計劃卻突然終止。
來源/深水財經社? 作者/劉軍
6月11日,魚躍醫療發布公告稱,考慮到國內外市場變化,通過對公司實際財務及經營情況、資金需求以及長期業務戰略規劃進行全面審視,公司決定終止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事項。
深水財經社認為,魚躍醫療終止發行GDR可能與監管部門相關政策的收緊有關,主要原因是防止部分公司上市流動性不足,有損中國企業形象。
疫情“紅利”不再
業績成長性遭遇瓶頸
魚躍醫療的發行GDR計劃已經推進了半年多。去年11月,公司首次公布了境外上市計劃。
具體是,魚躍醫療將以新增發的A股股票作為基礎證券,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同年12月,該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今年1月,公司收到證監會第一次反饋意見。
魚躍醫療急于“出海”,也源于其海外業務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魚躍醫療自2016年起就設立了德國子公司,2021年設立泰國子公司。不過,其海外公司及全球布局的貢獻額不高。
2020年,魚躍醫療海外收入為18.78億元,2021年海外疫情趨穩,但當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3%,僅為16.26億元。
就整體業務鏈而言,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魚躍醫療的營收暴漲都與疫情相關。
2020年,魚躍醫療營收同比增長45.08%,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33.74%,2021年魚躍醫療營收同比增長僅為2.51%,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15.73%,2022年更是連續三個季度營收凈利雙降,直到第四季度才扭轉下滑趨勢。
臨門退縮
或緣于GDR新規收緊
深水財經社推測,魚躍醫療此次終止發行GDR,可能與證監會收緊境外發行GDR審核收緊有關。
今年5月16日,證監會出臺《監管規則適用指引——境外發行上市類第6號: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指引》(下稱《指引》),對GDR發行上市門檻作出調整。
《指引》要求,支持具有一定市值規模、規范運作水平較高的境內上市公司通過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募集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主業領域,滿足海外布局、業務發展需求,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規范健康發展。
這個要求實際上已經暗含了門檻,那就是:具有一定市值規模、規范運作水平高、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海外業務布局。
根據《指引》,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于18個月。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或者募集資金投向未發生變更且按計劃投入的,相應間隔原則上不得少于6個月。
而之前證監會對赴境外發行GDR的時間間隔沒有明確要求,這意味著境內公司赴境外融資也與境內再融資的間隔要求趨同。
為了呼應證監會的《指引》,6月2日,滬深交易所也對GDR相關制度予以細化。上交所、深交所分別發布了修訂辦法征求意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如發行GDR除了滿足現有條件,還應當已在滬深交易所上市滿1年,且申請日前市值不低于人民幣200億元。
監管部門的新規旨在通過上述限制性措施,防止上市公司跨市場套利,同時防止GDR發行變相成為向境內投資者募資,進而損害A股中小股東利益。
境外上市便宜了誰
國內投資者用腳投票
在此以前,中國公司上市目的地主要是美國、新加坡,隨著美國證監會收緊了中概股和ADR的審查機制,中國公司將目光轉向了倫敦、德國等歐洲市場。
自2022年7月“中瑞通”啟動以來,A股掀起赴瑞士上市的熱潮,截至目前A股已經有超過50家公司啟動了歐洲發行GDR的計劃,主要集中于新能源、生物醫藥、半導體等行業。
數據還在增加,就在本月君實生物和東威科技分別于5日和8日發布公告,擬在瑞士證券交易所發行GDR。
截至目前,上述50家中已有14家完成發行GDR,分別是明陽智能、杉杉股份、科達制造、格林美、國軒高科、樂普醫療、健康元、欣旺達、巨星科技、東方盛虹、杭可科技、方大炭素、中控技術和揚杰科技,累計融資達50.36億美元。
加上此前已發行GDR的華泰證券、中國太保、長江電力和國投電力4家A股公司,合計18家已完成發行GDR的A股公司累計融資約108.77億美元。
但是發行GDR對于國內中小投資者來說,卻并不是什么重大利好,甚至還會攤薄老股東權益,所以這些境外上市的公司普遍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如魚躍醫療在去年底發布GDR計劃后,公司股價兩個月下跌了20%。
與之相對應,就在公司官宣終止發行GDR當天(6月12日),魚躍醫療高開高走,截至發稿,該股漲超1%,報33.24元,成交額8617萬元。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