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山IPO涼了!營收觸及天花板,募資超過總資產
暑假已至,全國各大景區又是旌旗飄飄、人頭攢動,旅游的黃金時節到了。
來源/財通社??作者/何劍嶺
不過,在這片熱鬧之中,也有些許落寞。
7月5日,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IPO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撤回)”,距離申請受理時間僅僅4個月。
青都旅游IPO終止
據了解,青都旅游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保薦機構,申請深交所主板IPO,擬募資3.456億元。
招股書顯示,青都旅游的收入來源較為單一、規模較小,近年的凈利潤下滑也比較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擬募資竟然超過總資產,還將超6成募資“押寶”在文化演藝項目之上,以求拓展收入渠道。
如今主動撤回IPO申請并終止或與上述情況有關。
業務單一 收入受限
青都旅游官網
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就不用多介紹了,目前坐擁“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雙重稱號,搞旅游的潛力不可限量。其中,青城山是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都江堰則是建造至今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
青都旅游背靠著這樣的“雙遺產”做生意,應該很容易吧?實際上,遠沒有想像的那么輕松。
招股書介紹,青都旅游主要向前往青城前山景區或都江堰灌縣古城景區旅游的游客提供索道、觀光車服務,并通過現場售票窗口或旅行社向游客銷售索道、觀光車票獲得收益。
那么,還有其他的業務嗎?讓人尷尬的是,還真沒有了。
索道、觀光車兩大主營業務占比
從主營業務收入占比來看,索道高一點,超過60%,剩下的不到40%就是觀光車了。
相比之下,同為四川的旅游方面的已上市公司峨眉山A(000888),其業務收入的來源就要多很多,規模也很大。
峨眉山A主營構成達到7項
截至2022年底,峨眉山A的主營構成達7項,除了客運索道(收入占比僅30%),還有賓館酒店、門票、茶業、演藝、旅行社、其他,比青都旅游豐富很多。這里的“演藝收入”占比可以先關注一下,后面還會涉及到。
在招股書中,青都旅游也承認了這一弱點:
業務單一、收費標準受限的風險
總的來說就是:主營業務雖少但還比較賺錢,不過已經幾乎觸及“天花板”,難有繼續上升的空間。
凈利潤下滑?募資額超過總資產
針對這一弱點,感覺青都旅游也挺急的,畢竟凈利潤一直在下滑。
凈利潤下滑
招股書顯示,2019年,公司凈利潤達到了近年的最高點:6125萬元。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2020年凈利潤急劇萎縮到2790萬元,同比下跌54%。2021年,凈利潤快速恢復至4179萬元,同比上升50%。不過,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僅有490萬元。
下滑速度低于同業,但規模差距較大
然而,聊以慰藉的是,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相比,青都旅游的凈利潤下滑速度還是相對較慢的,例如峨眉山A從2020年起,就已經開始虧損。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也可以看出青都旅游的整體規模較小,即使是凈利潤處于巔峰時期的2019年,該數據也只有黃山旅游的17%、峨眉山A的27%、九華旅游的52%,差距很大。
資產總額不足3億元
此外,近3年來,青都旅游的資產總額不足3億元,但是此次IPO的擬融資額竟然達到3.456億元,超過了資產總額。公司這么著急融資是為什么呢?
重金“押寶”演藝項目
那么,青都旅游準備拿這3.456億元來做啥呢?
“重金”投入文化演藝項目
招股書顯示,青都旅游打算將2.2億元(也就是擬募資的63%)投入“悟道青城”文化演藝綜合項目。顯然公司想借此項目開辟新的營收途徑,避免業務單一、收入受限的麻煩。
不過,重金投入演藝項目就一定能掙大錢嗎?還很難說。
就像上面峨眉山A的營收項目中可以看到,演藝收入僅占其總收入的1.12%,有點上不了臺面。不過由于峨眉山A的體量大很多,所以即使是這1.12%,金額也達到了482.5萬元,幾乎與青都旅游2022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相當。
因此,想必青都旅游對演藝項目的掙錢能力也是充滿了期待,所以才會“重金押寶”。
演藝業務的風險
當然,青都旅游還是很清醒,表示“旅游演藝業務相較于索道、觀光車運營業務專業性要求更高”,經驗和人才儲備還需進一步加強。
只不過,這一次IPO申請被終止后,這方面的期待暫時也落空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