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歷史首只強退可轉債,一日暴跌76%
仍有投資者大手筆買入
作者/張昕迎??編輯/蘭爍? 來源/時代財經APP
作為A股30年來首只強制退市可轉債,藍盾轉退(123015.SZ)退市整理期首日交易情況備受關注。
7月10日開盤,藍盾轉退一度大跌67.31%,不過期間“回光返照”突然大漲30%觸發臨停,隨后又掉頭下行,盤中最高跌超78%。截至收盤跌76.74%,報35.593元,成交額6134.39萬元;其正股藍盾退(300297.SZ)收跌50%,報0.24元/股,總市值3億元。
藍盾轉退此前經歷了長達三個多月的停牌,停牌前報153.001元。7月9日晚間,藍盾退發布公告,公司股票及可轉債將于退市整理期(2023年7月10日-7月28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摘牌,并終止上市。
自1992年發行第一只上市可轉債以來,A股市場上還從未出現過可轉債被強制退市的情形,藍盾轉退打破了這一紀錄。
7月10日,時代財經致電藍盾退,其工作人員表示,“今天轉債也是可以轉股的,退市整理期之后,將轉到股轉系統的退市板塊交易?!?/span>
退市前夕仍有投資者“豪賭”
以退市整理期首日表現來看,7月10日,藍盾轉退以50.100元開盤,一度大跌超70%,不少投資者稱“見證歷史”。
雖然已在退市前夕,仍有股民趁機抄底,期望能夠大賺一筆。當日有投資者告訴時代財經,“35元的成本,開盤買入了5萬張。”其還表示,算是低價買到,目前并不打算賣出。還有投資者表示“47塊買了600張,63塊賣掉了,T+0真爽?!?/span>
值得注意的是,處于退市整理期的可轉債存在較高交易門檻,并非人人都能買。
根據深交所6月16日發布的《關于完善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事項的通知》,如果個人投資者參與處于退市整理期單尚未摘牌的可轉債買入交易,需要有2年以上交易經驗、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50萬以上的條件,同時首次買入上述退市整理期的可轉債,還需要簽署風險揭示書。
“太刺激了,沒有50萬,只能看戲了?!痹诠砂芍?,有投資者因無緣買入藍盾轉債而感到惋惜,不過也有投資者表示,“給退市債加購買門檻的這條規則還是非常好的,保護了眾多老韭菜,讓大戶們自己玩吧!”
今年6月9日,深交所發布《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退市整理期間交易安排的通知》,明確上市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可轉債同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交易期限為15個交易日。
深交所規定,可轉債進入退市整理期首日不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次日起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此外,若盤中價格較當日開盤價格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時,將實施盤中臨時停牌。
今年4月25日起,藍盾退、藍盾轉退雙雙停牌。截至4月25日收盤,藍盾轉退跌3.16%,報153.001元,成交額達38.66億元。事實上,藍盾轉債停牌前,曾在3月份遭到資金爆炒,最高價格炒至317.8元。3月1日-3月31日,藍盾轉退總成交額高達409.36億元。
3月2日,藍盾退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公司股票及可轉債同時觸及3種終止上市的情形。盡管如此,一直到停牌(4月25日)前,藍盾轉債區間均價仍有252.156元。
若按3月8日最高價格(317.8元)來看,截至7月10日收盤,藍盾轉債區間跌幅達88%。此番暴跌讓曾經持有該轉債的投資者唏噓不已,“一代‘神債’就此隕落!曾經也在此賺兩萬多一天。”
公司貨幣資金僅5000余萬
據東方財富數據,藍盾轉債發行價為100元,發行量為5.38億元,于2018年9月13日上市,期限6年,將于2024年8月13日到期。截至今年7月10日,該轉債剩余期限尚有401天,下一個付息日為8月13日。
在可轉債過往3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尚未出現過信用違約記錄,不過藍盾轉債或存在較大的違約風險。
藍盾退公告顯示,截至2023 年第二季度末,藍盾轉債尚有9999.48萬元的剩余票面金額,其稱,結合公司目前的資金狀況,公司預計可轉債2023年付息事項(第五年利息,票面利率為1.8%)存在違約風險。
圖源:藍盾退公告截圖
目前,藍盾轉退最新轉股價格為0.84元/股。此前5月8日,因公司股票已經出現任意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有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85%的情形,藍盾退將債券轉股價格從1.35元下調到0.84元。
7月10日,上述藍盾退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退市的話對公司來講肯定沒有那么好,但是也不是說因為退市就不做了,公司還是繼續運營的,后續轉到股轉系統那邊還是可以繼續交易的?!?/span>
今年6月,債券評級機構聯合資信下調了藍盾轉債的評級。該機構表示,截至2022 年底,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0.54億元,其中使用權未受限的貨幣資金0.10億元,明顯低于“藍盾轉債”剩余本金余額。
“鑒于跟蹤期內公司經營、財務等方面情況繼續惡化,經綜合分析和評估,聯合資信決定下調公司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CC,同時下調‘藍盾轉債’的信用等級為 CC,評級展望為負面?!?/span>
據了解,藍盾退(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營信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等業務,公司于2012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走過11年資本市場路,終將行至退市。
在連續四年虧損后,藍盾退股票于2022年4月因“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9816.11萬元,同比下降56.70%;歸母凈利潤虧損17.51億元,同比下降18.26%。2020年-2021年,藍盾退合計虧損超20億。此外,其還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在2021年12月被證監會立案。
巨額虧損之下,藍盾退債務負擔沉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負債合計高達55.7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9億元,貨幣資金僅5191.20萬元。
今年以來,公司股東不斷發出減持。Wind數據顯示,2023年3月-4月,其實控人柯宗慶、五礦國際信托、深圳博益投資等股東合計減持約4442.32萬股公司股份。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