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鏈”上的IPO,實控人拆借七千萬還私債
近日,又一家“果鏈”企業沖擊A股市場,蘇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主板遞交了招股書。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李姍姍
蘋果產業鏈公司一直是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
據統計,”果鏈”200家企業中有41家中國大陸企業,34家A股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0.72%,占A股總市值的2.57%。
從立訊精密(002475.SZ)、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工業富聯(601138.SH),到京東方A(000725.SZ)、歌爾股份(002241.SZ);從供應蘋果電源線、藍牙耳機到生產OLED面板、進行產品組裝,蘋果公司上下游各類企業在A股遍地開花。
近日,又一家“果鏈”企業沖擊A股市場,蘇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佳祺仕”)向上交所主板遞交了招股書,其主要為蘋果公司提供智能檢測設備和智能生產組裝設備(線)。
2020年-2022年,佳祺仕向蘋果公司的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71%、23.48%和18.41%,各期最終用于蘋果產品的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超80%。
不過,對蘋果的深度依靠于佳祺仕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與蘋果產業鏈的深度介入為其創造了較為優質的營收和利潤,這成為了其沖擊IPO的基礎;但另一方面,深度依賴“果鏈”所帶來的多種涉成長性、獨立性和持續性的風險,則成為了佳祺仕此次IPO最大的障礙。
此外,佳祺仕應收賬款高企、IPO前夕收購子公司、實控人頻繁拆借資金私用等情況,也將是監管予以重點關注的問題。
此次IPO,佳祺仕擬募集資金募資6.5億元,其中5.5予以用于智能制造裝備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低價“照顧”財務總監,實控人套現超8000萬
佳祺仕的前身佳祺仕有限成立于2011年12月,注冊資本為50萬元,由任鋒、楊洋夫妻二人分別認繳出資30萬元、20萬元。
成立后的近十年時間里,佳祺仕僅引進一家戰投機構,即蘇州融聯創業投資企業(有限合伙),該機構也于2017年4月減持退出。
直到2021年4月,佳祺仕才通過同年2月份設立的員工持股平臺學祺合伙,引入除了創始人以外的股東。當期,任鋒、楊洋分別將所持佳祺仕2.4%、2.6%股權以24萬元、26萬元給學祺合伙,轉讓價格為1元/注冊資本,在學祺合伙取得佳祺仕股權后,公司部分員工均按照8元/出資額的價格入伙學祺合伙,從而間接持有佳祺仕股權,員工入股價格為同時期外部投資者入股價格40元/注冊資本的20%。
此后,2022年8月,佳祺仕再次通過學祺合伙實施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當期,任鋒將其持有的學祺合伙20.5萬元財產份額以8元/注冊資本的價格轉讓給公司員工高君、顧雪軍、趙春光等12人,該價格遠低于同時期公司引入外部投資者入股價格63.06元/注冊資本,相當于打了約1.3折。此次股權激勵,佳祺仕確認股份支付金額1128.7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實施股權激勵對象中的高君,其于2022年6月才剛剛任職佳祺仕財務總監,入職后,公司實控人任鋒還單獨對其進行了一次股權激勵,2022年7月,任鋒將所持公司的11.1萬股以45.05元/注冊資本轉讓給高君,低于同時期外部投資者入股價格63.06元/注冊資本。
僅入職兩個月時間,高君就兩次以低價取得公司股份,可見佳祺仕對這位財務總監的照顧。
拉員工入股的同時,2021年開始,佳祺仕也引進了新的戰略投資者,包括正青春叁號、瑪莎創投。其中,正青春叁號為債轉股入股,其以對佳祺仕1600萬元借款轉為對公司的增資款,對應40萬元注冊資本;瑪莎創投則向佳祺仕貨幣增資2800萬元,增資價格為40元/注冊資本,對應投前估值4.16億元。
佳祺仕擴大股東規模的背后,任鋒趁機轉讓股權減持套現,2021年12月-2022年7月,任鋒進行了持續大半年的減持動作,其將所持佳祺仕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陳曉敏、羅曉真、李東海、順融三期、高君、葉軍、陸建芳等10位股東,累計套現8126萬元。股權轉讓結束后,佳祺仕的估值來到7億元。
遞表前夕收購子公司,以股權換子公司控股權
2022年12月,佳祺仕進行了遞表前最后一次股權變動,其以20元/股的價格引進三位外部股東,分別為高創新祺、陳宏、合三創,三者合計增資9200萬元,對應公司投前估值10億元,估值5個月漲了3億元。
IPO前夕,即2023年1月,佳祺仕還緊急收購了一家公司艾易得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下稱“蘇州艾易得”)55%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收購價格為7975萬元。
招股書顯示,蘇州艾易得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業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智能生產組裝及測試線,主要應用領域為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系統、汽車額零部件以及精密嵌件注塑。
2022年,蘇州艾易得取得營業收入1.52億元,利潤總額-1277.94萬元,按持股比例計算,當期,蘇州艾易得為佳祺仕貢獻了8341.59萬元的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為16.5%,但同時也帶來702.87萬元的利潤損失。
天眼查信息顯示,蘇州艾易得的實控人、總經理正是上述提及IPO前入股佳祺仕的自然人股東陳宏,目前其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7.51%。此外,陳宏還是合三創的實控人及執行事務合伙人,并通過合三創間接持有佳祺仕的股份,遞表前,陳宏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3.85%的股權。
遞表前,佳祺仕共有20位股東,其中,實控人任鋒和楊洋分布直接持有公司3.35%、4.29%的股權,并通過控股股東蘇州檀甄持股57.75%,此外,任鋒還通過學祺合伙控制公司4.13%的股權,二人合計控制公司69.51%股權。
五家外部投資機構中,瑪莎創投、高創新祺、正青春叁號、合三創、順融三期分別持股5.78%、4.58%、3.3%、2.38%及0.92%;另外,陳曉敏、朱永福等11位自然人股東合計持股13.54%。
2020年-2022年,佳祺仕連續三年進行現金分紅,分紅金額合計6220萬元。IPO前,即2023年3月,公司還進行了一次突擊分紅,金額為2730萬元。
財務內控存疑,實控人頻繁拆借資金私用
報告期內,佳祺仕存在較多的財務內控不規范行為,且大多與公司實控人相關。
2020年11月-12月,佳祺仕向蘇州檀甄累計拆出資金1342萬元,用途為蘇州檀甄償還銀行貸款。據招股書,蘇州檀甄由任鋒、楊洋夫婦全資持股。
同年,公司還向楊洋拆出資金795萬元,用于楊洋償還個人銀行貸款。
2020年-2021年,佳祺仕連續兩年向任鋒拆出資金,累計6767.59萬元,主要用于任鋒償還個人借款、個人投資、個人及家庭消費、個人對外借款等。
除了借錢給實控人本人,佳祺仕還向實控人控制的企業伸出“援手”。2022年,佳祺仕向荷山餐飲公司拆出資金27.1萬元,用于荷山餐飲公司自身營運資金短期周轉。
據招股書,荷山餐飲公司由楊洋直接控制并任執行董事,任鋒任監事,2020年-2022年,佳祺仕向該公司采購餐飲服務合計211.18萬元,用于業務招待。
超8成收入來自“果鏈”,應收賬款占比營收超65%
佳祺仕為一家專注于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的企業,提供自主研發的智能檢測設備和智能生產組裝設備(線),具體產品包括尺寸量測設備、磁性能檢測設備、顏色光澤檢測設備、自動點膠設備、高精度貼合設備、自動焊接設備等。
2020年-2022年,佳祺仕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43億元、3.27億元、5.0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17%;各期取得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41.68萬元、3802.53萬元、1.06億元。
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智能檢測設備和智能生產組裝設備(線)的銷售,兩類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合計分別為89.24%、87%和86.18%。
目前,佳祺仕已形成了以消費電子為基礎,新能源汽車、儲能、光伏等為重點拓展領域的業務布局,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客戶包括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蘋果公司、富士康、比亞迪等。
不過,佳祺仕存在主要客戶高度集中的風險。2020年-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含同一控制下企業)銷售收入分別為2.04億元、2.61億元和4.3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83.89%、79.76%和85.6%。
據招股書,佳祺仕生產的產品最終大多流向蘋果產品,公司既直接與蘋果公司簽訂訂單,也與其EMS廠商簽訂訂單,對蘋果產業鏈頗為依賴。
報告期內,佳祺仕向蘋果公司的銷售收入(來源于蘋果公司直接訂單)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71%、23.48%和18.41%,各期最終用于蘋果產品的銷售收入(包括來源于蘋果公司直接訂單以及來源于蘋果公司EMS廠商的訂單)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超80%。
而過高依賴蘋果產業鏈,佳祺仕在行業內的話語權較弱,其貨款回收能力欠佳,造成應收賬款高企。
2020年-2022年,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1.1億元、1.43億元、3.29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45.24%、43.67%、65.16%,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6.47%、50.15%、54.87%。2022年,佳祺仕六成以上的銷售被打了“白條”,當期公司計提壞賬準備1658.19萬元。
2022年,佳祺仕應收賬款前五名客戶均為“果鏈”企業,合計應收賬款余額為3.12億元,占當期應收賬款總額的比例達94.81%。
應收賬款持續走高的同時,佳祺仕資產負債率也在較高水平。2020年-2022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8.77%、73.38%、65.52%;同期,同行業科比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48.02%、46.63%、48.87%,佳祺仕資產負債率遠遠高出行業均值。
附:佳祺仕上市發行的中介機構
保薦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承銷商: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律師: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
審計機構:公證天業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評估機構:江蘇中企華中天資產評估限公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