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鞋王”,退圈了!
9月26日早盤,貴人鳥(證券簡稱:ST 貴人)一度逼近漲停,隨后回落。上一交易日,貴人鳥股價漲停,二級市場的表現背后,是貴人鳥的轉型大動作。
文 | 張佳儒?編輯 | 德小強 來源|德林社
提到貴人鳥,大多數人的印象,是一家運動鞋服品牌。不過,你以后可能買不到貴人鳥生產的運動鞋和服裝了。
9月23日,上市公司貴人鳥發布公告,鑒于運動鞋服業務自司法重整以來收入下降、持續虧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要逐步退出運動鞋服業務。
退出運動鞋服業務,貴人鳥要去干什么?公司說,以糧食業務作為公司未來主要經營發展方向,協調公司各項資源和力量,優先、重點做大做強糧食業務。
昔日的“鞋王”退圈不賣鞋,去經營糧食業務,聽起來是不是不可思議。當你了解貴人鳥這些年經歷了什么,又會覺得一切并不意外。
從給阿迪、耐克代工,到“運動品牌第一股”
福建晉江,有“中國鞋都”之稱。90年代的晉江,是全球知名運動品牌的代工廠集聚地,貴人鳥就誕生在晉江,創始人是林天福。
自1986年開始,林天福就以個體工商戶的形式開始從事小批量的運動鞋生產、貼牌加工及出口貿易。在九十年代初通過福建省晉江知足鞋服有限公司從事運動鞋的生產批發、外貿加 工貼牌服務及通過進出口貿易公司向菲律賓出口運動鞋類產品。
1997 年開始,林天福通過福建貴人鳥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從事運動鞋生產和銷售業務,2002 年以后林天福開始使用“貴人鳥”商標生產鞋類產品,并開始規范化的管理和發展經銷商。
在互聯網平臺上,還有這樣的報道,最初的貴人鳥,是阿迪、耐克等國際運動品牌的代工廠。
貴人鳥還有很多為人熟知的鄰居,比如安踏、特步、361度、喬丹等著名品牌,它們的起家史中,也大多有代工的經歷。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后,這些企業意識到代加工抗風險能力弱,開始了自建品牌之路。2004年,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4年1月,貴人鳥在上交所上市,被稱為上交所“運動品牌第一股”。根據當時的招股書,貴人鳥主要產品為貴人鳥品牌運動鞋及運動服裝,2010年至2012年,貴人鳥營收從15.35億元增長至28.55億元,凈利潤從2.22億元增長至5.28億元。
此外,2010 年末至2013年 6月30日,貴人鳥品牌零售終端數量從4027家增加到 5508家,重點布局二、三、四線城市市場。
在營銷上,貴人鳥向 CCTV5 等全國性電視臺和主流網絡媒體投放廣告,并先后聘請短跑名將勞義和“快樂家族”成為品牌形象代言人。2010 年至 2012 年期間,貴人鳥廣告費由1.29 億元增加到1.91 億元。
貴人鳥上市時,安踏、李寧、特步、361度等均登陸資本市場,從2012年的營收數據來看,貴人鳥排在第6位,2010年的營收排在第7位,且與行業前三的企業營收額差距較大。
招股書中,貴人鳥還提到一個信息,運動鞋服行業2013年全年業績存在整體下滑的風險。貴人鳥2013 年全年訂單(含稅)金額,較2012 年全年下降19.76%。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貴人鳥已經完成了2014 年春、夏和秋三季的訂貨會,2014 年春夏季訂單較2013年春夏季訂單下降約12.54%,不排除公司2014年全年收入和利潤受運動鞋服行業影響繼續下滑。
面對行業變化,林天福帶領他的貴人鳥如何突圍?林天福的答案是“全能體育”。
買買買,前泉州首富的“全能體育”夢
2014年,貴人鳥提出由“傳統運動鞋服行業經營”向“以體育服飾用品制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的戰略升級之后,不斷加大對體育產業的投資力度。
林天福曾公開表態,貴人鳥將成為一個“體育制造+體育文化+體育服務+互聯網+金融”的體育跨界企業。
2015 年,貴人鳥與虎撲構建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先后成立體育產業基金慧動域、競動域,動域資本已投資包括“懂球帝”、“智慧運動場”、“咸魚游戲”、 “ZEEP”、“趣運動”等多個項目。
不僅如此,貴人鳥還通過貴人鳥(香港)有限公司對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進行了投資,BOY 參與了2016 中超聯賽冬季轉會,涉足國內球員轉會市場,同時也在推進與其他歐洲經紀公司的合作。
2015年的胡潤百富榜上,貴人鳥創始人林天福身家憑借190億元身家,成為泉州首富。
2016 年,貴人鳥完成對運動品牌零售商杰之行、電商平臺名鞋庫的收購,將杰之行與名鞋庫納入財務合并報表范圍;貴人鳥還獲得收購籃球裝備品牌AND1 30 年的獨家商標運營權。
貴人鳥“買買買”背后負債飆漲,同花順顯示,2014年至2017年,公司總負債從19.7億元增長至49.56億元,增長30億元。
自成功收購杰之行、名鞋庫及AND1品牌授權后,貴人鳥的品牌運營由單一貴人鳥擴展至包 AND1、耐克、阿迪、UA、匡威、New Balance 等,終端市場由傳統批發延伸至產品零售,銷售渠道囊括線上線下業務,基本實現多品牌、多市場、多渠道的布局。
除了服裝,貴人鳥還涉及賽事運營、體育經紀、體育服務、體育培訓等多個領域,享有多個體育產業投資標的未來變現收益。
正因如此,2017年3月20日,貴人鳥披露,“貴人鳥”名稱不再符合公司全能性體育產業戰略布局規劃,擬將注冊名稱變更為“全能體育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3月21日,貴人鳥又公告,2017年3月20日緊急召開董事會,經公司進一步研究,嚴格參照《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業務指引》的有關規定,經審慎決定,取消本次更名事項,待重新擬定公司名稱后,再另行公告。
也就是說,貴人鳥的更名“全能體育”事件成了一日游。貴人鳥不僅更名“全能體育”沒能成功,后來發生的事情,讓林天福和貴人鳥的“全能體育”夢碎了。
3年虧超20億,多元化后遺癥凸顯
從業績上看,2017年,貴人鳥凈利潤下滑46%,2018年至2020年,貴人年連虧3年,合計虧損超過20億元。2020年4月,貴人鳥公告,因為凈利潤連續虧損,貴人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由“貴人鳥”變更為“*ST 貴人”。
貴人鳥還表示,2020年度,公司將繼續聚焦主業的發展,提升公司在傳統運動鞋服行業方面的運營能力,增收降本,妥善解決債務問題,爭取扭虧為盈。
從盈利到虧損,從“貴人鳥”到“*ST 貴人”,從全能體育到提升在傳統運動鞋服行業方面的運營能力,貴人鳥兜兜轉轉又要回到鞋服業務,發生了什么?
從歷年年報中能找到答案。
2018年報中,貴人鳥提到:公司對間接持有的虎撲股權未來收益權、校園體育產業康湃思股權等的處置收益未達預期,部分固定資產及體育產業投資標的對外轉讓僅實現投入成本的回收。
控股子公司杰之行因發生業績虧損,導致股權評估價值大幅下降,公司將持有的全部杰之行 50.01%股權以低于投資成本的價格對外轉讓。同時,大額債務凈償還占用了公司業務運營資金,造成新品牌AND1、PRINCE的市場布局進度放緩。
2019年報中,貴人鳥表示,由于對BOY的500萬歐元債務逾期,根據借款協議和BOY通知,持有的BOY32.96%股權即將被其罰沒,公司計提 BOY股權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0.81億元。
控股子公司名鞋庫實際銷售情況與原始預測產生較大差異,公司下調了其未來經營預期,導致預計的商譽資產組可收回金額無法覆蓋賬面價值,因此產生歸屬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損失 7617.96 萬元。
2019年,由于流動性緊張,貴人鳥未能按期兌付已到期的企業債券余額合計11.47 億元。
不難看出,貴人鳥“全能體育”戰略下收購的多家公司,成了虧本買賣。公司本身還債務纏身,于2020年被債權人向泉州中院申請重整,法院也受理了公司重整。
2021年3月,貴人鳥公開招募和遴選重整投資人,在報名期內,黑龍江泰富金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富金谷”)是唯一報名者。泰富金谷背后,是被稱為“糧食大亨”的李志華。
糧食大亨入場,貴人鳥“脫鞋”
2021年7月,貴人鳥重整計劃執行完畢,貴人鳥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6.48%;泰富金谷持股比例為20.36%,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一年后的2022年7月,貴人鳥集團因執行法院裁定導致其所持公司股份被動減少,泰富金谷被動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還成為貴人鳥控股股東,貴人鳥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李志華。
同花順顯示,李志華旗下擁有泰富金谷、黑龍江和美泰富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美泰富”)、齊齊哈爾市和美糧食倉儲集團等多個與農業相關的公司。
被動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后,泰富金谷作出承諾,根據上市公司的需要未來把糧食貿易方面的渠道和資源無償轉移給上市公司,以扶持上市公司糧食貿易業務的發展。
早在2021 年7 月,貴人鳥以自有資金設立了米程萊,主營糧食批發貿易業務。截至2021年底,米程萊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實現凈利潤1066.94 萬元。
2022 年12月,貴人鳥董事會同意全資子公司米程萊、金鶴農業購買和美泰富的固定資產、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知識產權,貴人鳥由原先的單一糧食貿易擴展為“糧食生產+倉儲+貿易+深加工”的綜合產業。
有媒體報道,和美泰富是黑龍江水稻加工生產龍頭企業,先后被評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業”“黑龍江省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業”等榮譽稱號。和美泰富旗下“金鶴”品牌大米,已覆蓋全國超100座城市,入駐核心賣場超70000家。
2023半年報顯示,糧食產品實現營收3.42億元,是貴人鳥營收主力,且營收增長43%。而服裝、鞋、配飾產品的營收均出現下滑。不過,從毛利率來看,糧食產品低于服裝、鞋、配飾產品。
綜上來看,貴人鳥糧食產品營收增長,而運動鞋服業務自重整以來收入下降、持續虧損,一個是業績增長引擎,一個是業績包袱,且糧食業務是新實控人李志華擅長的領域,有較強的競爭力。
貴人鳥這家昔日“鞋王”選擇“脫鞋”,對公司來說,與其說是折翼求生,不如說是走向新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