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高位清倉減持42億,基民慘變接盤大冤種!
9月26日,因為5名創投股東瘋狂清倉減持而被廣泛質疑的寒武紀-U(688256.SH),放出“利好”消息安慰投資者。
來源/財通社??作者/何劍嶺
9月26日,因為5名創投股東瘋狂清倉減持而被廣泛質疑的寒武紀-U(688256.SH),放出“利好”消息安慰投資者。
實控人承諾不減持
公司公告稱,9月25日收到了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陳天石博士出具的《承諾函》。《承諾函》顯示,基于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對中國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堅定信心,同時為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陳天石博士自愿承諾:本人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19,530,650股),自本承諾函出具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將不以任何方式進行減持,包括承諾期間該部分股份若因資本公積轉增、派送股票紅利、配股、增發等事項產生的新增股份。
受此影響,寒武紀-U高開高走,收漲3.40%,總市值543億元。盤中最高漲幅超過6%,成交量有所放大,間隔5個交易日后重新上摸年線,暫時可以擺脫股價快速下滑3個月并且被“腰斬”的陰影。
陳天石介紹(Wind數據)
其實吧,作為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生、中科大的博士生、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同時也是寒武紀的創始人,年輕的陳天石博士減持自家股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份承諾函,有點替創投股東“背鍋”的意思,同時也可以被看作是公司管理層“劃清界線”的表態。
其實,讓投資者最為不滿的是創投股東的“不厚道”。
創投股東高位清倉出逃
9月22日晚,寒武紀-U公布了股東減持結果公告。
持有公司IPO之前的7,399,866股,占比1.85%的國投創業基金,在3月23日-6月29日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減持了7,398,690股——好歹還剩了1176股沒有賣。
嚴格來說這不算“清倉減持”,不過造成的心理影響挺大。
國投創業基金減持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國投創業基金的減持價格從158元/股-266.16元/股,減持總金額達到14.8億元。結合日K線圖來看,幾乎是賣在股價的最高位區間,讓人不服不行。
之前,國投創業基金剛減持了一波。公告顯示,2022年12月22日-2023年3月13日,國投創業基金減持了672.48萬股,減持均價54.53元/股-99.50元/股,套現4.66億元。回頭來看,當時寒武紀-U股價剛啟動不久,國投創業基金算是“魚頭”“魚身”都吃到了。
同時,寒武紀的另幾位創投股東的減持也是“爭先恐后”:
寧波瀚高(國投創業基金的一致行動人)2022年9月16日-2023年3月6日清倉,套現2.25億元;
古生代創業2022年11月15日-2023年3月14日累計減持428.87萬股,套現3.61億元;
古生代創業于3月23日-8月24日清倉減持寒武紀597.54萬股,減持均價152.77-225.84元,套現10.71億元。
今年2月9日-6月7日,南京招銀和湖北招銀分別清倉減持311.46萬股、153.95萬股,分別套現了3.88億元、1.91億元。
至此,寒武紀的5名創投股東全部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清倉,累計減持套現41.83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寒武紀-U自從6月20日摸到前期高點附近,最高報269.5元/股之后,就開始快速下跌。3個月后的9月21日,最低跌到了122元/股,跌幅高達55%。不禁讓投資者產生“創投股東高位出逃,把其他投資者晾在山頂上”的抱怨。
可是,抱怨歸抱怨,你可以說這些創投股東“不厚道”,但他們的做法也沒有什么問題:創投初期面對前景不明的公司,敢于投資也是需要實力和勇氣的;公司上市之后原始股份賺了錢、減持期也到了,實現了投資目標,換成白花花的鈔票難道不香嗎?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有一點就值得注意了:
創投股東在高位拋出的這些籌碼,被哪個大冤種接盤了呢?
上半年基金們重倉持有
Wind數據統計顯示,隨著上半年股價的快速上漲,寒武紀-U的基金持股數量同比快速增加。
寒武紀-U機構持股統計
2022年12月31日,一般法人累計持有11,166萬股,基金累計持有3,492萬股;
2023年3月31日,一般法人累計持有7839萬股,基金累計持有4894萬股;
2023年6月30日,一般法人累計持有6567萬股,基金累計持有8492萬股。
由此可見,在這半年的時間里,一般法人持股下降了41%,而基金持股上升了143%。基金持股數量在二季度上升的速度更為驚人,而這段時間正是寒武紀-U股價處于絕對高位的時候。
持有寒武紀-U數量最多的公募基金
另據芝士財富統計,截至6月30日,重倉持有寒武紀-U數量最多的公募基金是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持股數量多達1373萬股,占當期所有基金持股的16%。數據顯示,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在二季度增倉了近300萬股。
另外,同一家的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也持有438萬股,居第3位,也是在二季度進行了大幅增倉。
數據顯示,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成立于2020年9月,截至2023年9月25日規模高達943億元,基金經理是張弘弢和榮膺。
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是信息技術類股票,第1大重倉為中芯國際,第7大重倉為寒武紀-U。
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業績表現
不過,該基金的近期業績表現乏力。Wind數據顯示,它的年內收益率為-8.24%,近6個月收益率-16.74%,近一年收益率為-8.56%,均低于同期滬深300及被動指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好幾個百分點。
寒武紀-U連年巨虧
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上面這些在高位重倉寒武紀-U的公募基金們,是出于長期價值投資的考慮而不顧及股價的高低呢?
光從寒武紀-U的業績來看,這種可能多少顯得不太可能。
寒武紀-U連虧6年
關于寒武紀-U,投資者吐槽得最多的就是,公司自成立及上市以來,連虧了6年。注意,這是幾乎每年巨虧。
按歸母凈利潤來計算,寒武紀-U總共虧了超過40億元,加上2023年半年報又虧了5億多元,總共虧損接近46億元。其中,2020年上市以來,目前累計虧損超過30億元。
所以說,基金們在高位拼命買入寒武紀-U,到底是圖的什么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