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看!國慶檔僅27億,影視股紛紛翻車
國慶檔收官,截至10月6日21時總票房達27億。這沒有延續“史上最強暑期檔”的余熱,遠不及市場預期。
來源/易簡財經
國慶檔作為最大的電影檔期之一,此次遇冷給疫情后,渴望快速“回血”的影視公司澆了盆冷水。
國慶檔冠軍,票房沒超10億
27億的票房,相當于2017年的水平,表現慘淡。
對比史上最強的國慶檔——2019年達到44.66億元,相差巨大。此后兩年雖有疫情,也有40億元左右。
來源:燈塔專業版
自疫情放開后,2023年電影行業略有復蘇苗頭,春節檔、五一檔票房均位于歷史高位,暑期檔更是成為“史上最強”,狂攬206億元。
這也令市場對本次國慶檔抱有較高期待,中信建投的研報曾預期達到52.5億元。
如今慘淡收場,究其原因是影片不叫座。
具體來看,國慶檔影片類型較為齊全,涵蓋懸疑、戰爭、動作、喜劇、動畫等,新片數量也達到國慶檔5年來之最。
本次國慶檔的票房冠軍是《堅如磐石》,講述的是驚心動魄的偵查之旅的故事。截至10月6日票房僅8.8億元,連10億都沒突破。
這對比過去三年國慶票房冠軍,差遠了。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票房18.7億,2021年《長津湖》票房32億,2022年《萬里歸途》10億。
本次票房第二名,是《前任4:英年早婚》。其延續“前任系列”繼續探討婚戀的情感難題。盡管其過去積累了忠實的粉絲群體,但票房僅6.18億元。這較《前任3》的19.4億也有巨大差距。
第三名則是《志愿軍》,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后抗美援朝的戰爭歷史,票房為5億。
由于該片是陳凱歌執導,其在節前與張藝謀執導的《堅如磐石》,被大家看做是兩位大導演的正面交鋒,沒想到兩者表現均不突出。
另外,電影預售期縮短至2天,以及國慶出游爆火、亞運會比賽火熱,也給電影造成了分流。
今年國慶檔的觀影人次為6504萬,比2020年下滑了35%,而且今年所有影片上座率在14%-17%之間,連暑期檔的普通周末都不如。
影視公司業績壓力難頂
票房表現不盡人意,影視股也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
截至10月6日,國慶檔頭部影片的出品方、院線上市公司股價普跌。
光線傳媒跌1.71%,華誼兄弟跌1.61%,中國電影跌0.64%、萬達電影跌0.6%、貓眼娛樂跌0.57%。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可謂它們的常態,畢竟近幾年影視上市公司業績不盡人意。
在電影行業,市值前三大的上市公司是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光線傳媒,市值分別為294億元、263億元、252億元。
過去5年,萬達電影的年營收從162億元已下滑至97億元,接近腰斬。自2019年以來,其凈利潤更是虧損132億,比2013-2018年累計賺的錢還要多。
來源:雪球APP
中國電影的年營收,則是在2017年起連續3年達到90億元左右,但受疫情沖擊,在2020年驟降至29.5億元;凈利潤也從15億元的高位,跌至虧損。
來源:雪球APP
光線傳媒在2018年剝離游戲直播業務后營收出現下滑,但在2019年靠電影業務實現大反彈躍升至28億元,又自2020年起暴跌11億元,2022年僅7億元。
同期,其歸母凈利潤在2018年達到歷史頂峰后走向下坡路,目前已連續虧損兩年,合計虧損超10億元。
來源:雪球APP
而自今年以來,這三個頭部影視股業績已有所回暖。例如上半年,萬達電影營收68.69億,同比增長39%,凈利潤4.2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不過,仍有部分影視公司處于虧損。今年上半年,華誼兄弟凈利潤虧損1.43億元,博納影業虧損2.65億元。
結語
在疫情之下,“虧損捆綁“虧損”影視公司已久,終于等到2023年可以大展身手,沒想到過票房表現仍不算樂觀。
如此看來,能否制作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好電影,才是它們接下來能否力挽狂瀾的關鍵。
對于國慶檔電影的評價,從豆瓣評分上看,票房領先的《堅如磐石》《前任4》僅獲6.4分、6.1分,而評分最高的則是《汪汪隊立大功》,獲得7.4分。
這被網友調侃:汪汪隊這次真的立大功了!
還有人表示, 國慶檔屬于是看一遍片名就知道沒得看的難看。
在以往火熱的國慶檔,大片們都“殺瘋了”,《我和我的》的系列連續三年名列前茅,《中國機長》《姜子牙》也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
這次,《前任》系列尷尬收場,《志愿軍》三部曲首部撲街,或許也將給影視公司如何做好IP帶來新的思考。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