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賣一輛車虧20萬,去年前三季度巨虧153億
ET9能否破局
來源/不二研究
作為曾經的造車新勢力“老大哥”蔚來,一邊發布全新旗艦車型ET9預售價80萬引爭議,一邊交付量在新勢力墊底;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業績虧損繼續擴大。
「不二研究」據蔚來汽車三季報發現:今年三季度,蔚來凈虧損45.6億元,毛利率下降至8.8%。目前,蔚來面臨虧損擴大、毛利率下滑等問題,在「不二研究」看來,蔚來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額的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所致;與此同時,產品組合變動是其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之一。
蔚來汽車是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主要從事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高端智能電動汽車。
截至1月16日港股收盤,蔚來汽車報收54.25港元/股,對應市值932.6億港元(約折合人民幣857.36億元);對比2023年8月的市值高點2173.01億港元,其市值已蒸發1240.41億港元(約折合人民幣1140.58億元)。
「不二研究」據蔚來三季報發現:今年前三季度,蔚來總營收190.67 億元,同比增加46.6%;同期,經調整后的凈虧損為153.52億元,同比增加10.8%。
同期,蔚來的研發費用為30.91億元,同比增長3.2%。
截止2023年9月30日,其負債總額為827.7億,資產負債率高達80.78%,負債持續增長。
去年6月的一篇舊文中(《蔚來全系降價背后:一季度虧損47億》),我們聚焦于蔚來汽車營收實現增長,但毛利率明顯下降,同時虧損擴大、自我造血困難,蔚來降價求生存。
時至今日,新能車洗牌內卷加劇,蔚來汽車不僅面臨虧損擴大、毛利率下降等問題,還有負債持續增長的壓力。
2023年12月,蔚來推出新車型ET9,預售價格為80萬元,引發爭議,但該車型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度才能交付。蔚來能否依靠ET9扭轉頹勢?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去年6月舊文的部分數據和圖表,以下Enjoy:
蔚來能否實現自救?
「不二研究」據蔚來汽車最新財報發現:2023年三季度,蔚來汽車營收190.7億元,同比增加46.6%,環比增長117.4%;同期,其凈虧損為45.6億元,同比增加10.8%。
盡管蔚來汽車營收實現增長,但凈虧損進一步擴大。從整車毛利率來看,蔚來今年第三季度為11.0%,相比今年第二季度的6.2%有所回升,但相比2022年第三季度的16.4%,還有較大差距。
根據公告顯示,蔚來汽車三季度交付量為55432輛,其中高端智能電動suv 37,585輛,高端智能電動轎車17847輛,比2022年第三季度增長75.4%,比2023年第二季度增長135.7%。
作為曾經的造車新勢力“老大哥”,蔚來2023年波折不斷:裁員、開放換電、放棄電池制造、放棄代工模式申請獨立造車資質……
新能車內卷加劇,蔚來汽車能否依靠ET9扭轉頹勢?
深陷虧損泥潭
作為曾經的造車新勢力“老大哥”,蔚來曾經風光無限。
據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近十年新能源汽車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自2014年成立以來,蔚來汽車以13次的融資次數及327.8億元的融資總金額位居新能車融資次數與總額排行榜首。
聰明的人往往更努力,蔚來創始人李斌恰好詮釋了這句話。1991年,李斌以太湖縣文科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北大社會學系,輔修法律及計算機。
大學畢業后,李斌曾創辦易車服務網,并于2010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車互聯網公司。
2014年11月,李斌決定自已造車,并稱這是一件值得用生命去做的事,蔚來由此誕生。
2018年9月12日,蔚來正式登陸紐交所,成為首家在美IPO的造車新勢力。其發行價6.26美元,上市首日報收6.6美元、市值67.7億美元。
同年,在理想還沒有量產車交付、小鵬年銷341輛車的情況下,蔚來已有11,348輛車的交付量。2018-2020年,蔚來連續三年保持新能車年銷量冠軍,被視作造車新勢力“老大哥”。
然而,2021年二季度,蔚來突遭冷遇,銷量迅速下滑,2021年7月,蔚來共交付7,931輛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三巨頭中排名墊底;同年8月,蔚來交付5,880輛車,首次跌出新能車銷量榜前三名。
2023年6月,蔚來汽車宣布全系新車起售價降3萬元,包含免費換電在內的用戶權益包被從整車價格中剝離出來。
或受降價促銷及銷售能力建設的影響,蔚來汽車的銷量在7月突破2萬輛。
不過,隨后的8月-9月,蔚來汽車交付量分別為19329輛、15641輛,未完成此前設定的“2萬輛以上月銷目標”。
2023年三季度,理想汽車的交付量105108輛,穩居前位。蔚來汽車處于中間位置,當季交付量為55432萬輛。小鵬汽車的交付量40008萬輛,在三家造車新勢力中排名靠后。
根據最新公布的銷售數據:2023年12月及全年,理想汽車的交付量分別達到50353輛和376030輛,同期,蔚來的交付量只有18012輛和160038輛,連續兩個月不足7000 輛,已經快滑到末尾;而小鵬汽車則為20115輛和141601輛。
在「不二研究」看來,即使單月交付破萬,造車新勢力的盈利難題,蔚來仍未解決。
據蔚來三季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蔚來凈虧損總額達到154億元,同比擴大10.8%,超過2022全年虧損,環二季度下降24.8%;同期經調整后的凈虧損為39.53億元,同比增加13.0%,環比下降27.4%。
與此同時,蔚來的運營費用出現明顯增長。其中,2023年三季度的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為36.09億元,同比增長33.1%。
蔚來汽車研發成本依然高企,2023年三季度,蔚來研發費用為30.39億元,同比增長3.2%;若剔除基于股份的薪酬支出,研發費用為26.43億元,同比增長2.8%。
蔚來在財報中稱,第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加,主要由于研發職能的人員成本增加,而環比減少則主要由于2023年第三季度地方政府為科技創新提供支持。
對此,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上做出解釋,“我們從地方政府獲得了一些支持,所以財報上的研發投入有所減少,但從長遠看,公司每季度的研發投入將維持在30億至35億元”。
新能車洗牌內卷加劇,造車新勢力的競爭如火如荼。在「不二研究」看來,目前,在自身無法盈利的情況下,蔚來汽車也在尋找外部融資。
持續輸血難以為續
造車新勢力,不是在缺錢的路上,就是在找錢的路上。
這是業內的戲言,也是短期內的無奈現實。
早在2016年12月,李斌曾在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稱,新創企業想要造車,至少需要200億門檻。
該說法曾被多次引述。但在小鵬雙重上市的敲鐘儀式上表示,何小鵬再次提高了資金門檻,稱當時面臨的問題是從1到100,每家公司需要的資金可能不太一致,小鵬需要的錢肯定超過300億
燒錢的造車門檻擋住許多企業,于新能車企業而言,在自身無法規模化盈利的情況下,就要依賴外部融資。
2021年9月7日,蔚來公告將通過在市場上發行股票的方式出售總額高達20億美元的美國存托股票(ADS)。
通過增發獲取資金本是上市公司的慣用手段,但資本市場是否買單,誰也無法預料。消息公布次日(2021年9月8日),蔚來股價跌幅達6.04%。
2023年7月,蔚來剛宣布完成來自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的7.385億美元戰略性股權投資。
僅僅不到兩個月后,蔚來發布公告稱,計劃發行兩筆可轉換優先債券。其中,一筆本金總額為5億美元的債券將于2029年到期,另一筆本金總額也為5億美元的債券將于2030年到期。
2023年12月 ,投資機構CYVN再次向蔚來進行總計約22億美元的戰略投資。至此,蔚來的累計融資已經超過1150 億人民幣,但蔚來的虧損速度似乎仍超過融資速度。
截止2023年9月30日,其負債總額為827.7億,而去年底的負債總額為686.2億,同時,蔚來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0.78%,負債持續增長。
新能源板塊仍是資本市場的風口,但市場風向多變,新能車的競爭格局也在隨時變化;僅靠資本支撐,沒有造血能力,蔚來的未來競爭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押注換電模式
面對虧損,蔚來在重壓之下正在被迫做出改變。
李斌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電池自制項目被評估為三年內無法改善毛利率,因此做出調整。不過,李斌并不打算全盤推遲自研電池計劃,“電芯、電池材料和電池組的研發,仍將在內部進行。生產則會委托外部。”
作為新能源汽車行駛的重要補能手段,充電與換電引發的爭議始終不曾停歇,而蔚來選擇押注換電路線。
根據蔚來官方披露,2023年,蔚來在全球新建換電站數量為1035座,累計建成2350座,其中高速公路換電站747座。預計2024年,蔚來將計劃在中國市場新增1000座換電站,累計建成超3310座。
蔚來并未公布過換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但根據中郵證券的研報,每座換電站的投資成本約為350萬元,其中包括設備、電池和運營等方面的費用。僅粗算建設投入成本,蔚來已為這些換電站投入約55億元,未來還需為電力、人員等運營成本投入約22億元。
隨著蔚來汽車交付量的提升,換電站的投入也將相應增加。若蔚來無法同步提升換電站的投資力度,可能會對銷售端造成沖擊。
從手機、芯片到電池、充換電站、車險…之外,蔚來自身也波折不斷:2023年以來,蔚來首次降價,裁員、開放換電、放棄電池制造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使其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2023年11月,有消息稱蔚來計劃裁員10%左右,一些部門甚至被要求準備“后備裁員名單”,可能導致裁員比例擴大到20%-30%。
對此,蔚來回應稱這是不實消息,并表示公司沒有進一步裁員計劃,但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不過,從資金儲備上看,截至2023年9月30日,蔚來流動資產總額240.84億元,比2022年末的198.88億元增加41.96億元。
新能車風口,賽道競爭更加白熱化。蔚來直面降價、裁員等行業共同難題;當競爭對手奮起直追,蔚來如何負重狂奔?
新能車內卷加劇
2023年12月,理想首次交付超過5萬輛,實現了之前定下的目標,并首次超過埃安;小鵬繼續擦著邊過了2萬輛,蔚來則只有1.8萬輛,始終沒沖過2萬輛的門檻。
新的一年,車企之間的競爭將愈發內卷,淘汰進程加劇。在激烈的競爭中,高端化已經成為眾多汽車廠商們應對戰火的最優解。
比亞迪旗下高端汽車品牌仰望,定位高于騰勢,已經發布首款車型,售價區間在80萬-150萬元;廣汽埃安的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鉑,其首款車型Hyper SSR推出兩個版本,預售價分別為128.6萬元和168.6萬元。
而蔚來也發布旗艦車型ET9,只不過2025年一季度才能交付,但其高達80萬的預售價引起了不少網友爭議。
目前,蔚來面臨虧損擴大、毛利率下滑等問題,在「不二研究」看來,蔚來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額的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所致;與此同時,產品組合變動是其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之一。
新能車洗牌內卷加劇,蔚來能否依靠ET9扭轉頹勢?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虧損已超800億元,蔚來“斷臂求生”》,新浪科技
2.《蔚來李斌,終究還是一個“賭徒” 》,博望財經
3.《債務壓頂,裁員求生,蔚來還有未來嗎?》,探長點財
作者 | 若楠 七寶
排版 | Cathy
監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