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張個人征信牌照最新進展來了!螞蟻集團持股35%
繼2018年百行征信、2020年樸道征信拿下牌照之后,錢塘征信或將取得我國第三張個人征信牌照。
來源/柒財經
1月24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央行將進一步推進征信市場和支付市場發展。
其中在征信市場方面,央行近期正會同浙江省政府指導錢塘征信申請辦理個人征信牌照。若順利獲批,錢塘征信或將成為繼百行征信、樸道征信獲批之后的我國第三張個人征信牌照。
受理已兩年多,拿“牌”之路坎坷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11月,螞蟻集團參股的錢塘征信個人征信業務申請就已被央行受理,但此后卻遲遲沒有出現審核結果。
為何遲遲未獲批?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該公司牌照申請之路坎坷或與助貸機構征信“斷直連”工作和螞蟻集團等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有關。
2021年7月,央行征信管理局下發通知,要求14家網絡平臺機構在與金融機構開展引流、助貸、聯合貸等業務合作中,不得將個人主動提交的信息、平臺內產生的信息或從外部獲取的信息以申請信息、身份信息、基礎信息、個人畫像評分信息等名義直接向金融機構提供,也就是“斷直連”。
截至2022年底,14家頭部互聯網平臺的信用信息“斷直連”工作整改基本完成。此外,在2020年,螞蟻集團還曾兩次被約談,其中指出集團目前在經營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提出重點業務領域整改要求,督促指導其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進一步規范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而目前,隨著螞蟻集團“花唄”“借唄”等小貸業務的清退、支付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等,逐漸符合監管要求,錢塘征信距離個人征信牌照才又近一步。
監管收緊,百行征信被罰超50萬元
為什么征信牌照這么難拿?這其實應該追溯至2015年。彼時,央行下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讓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拉卡拉信用等在內的8家個人征信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的準備工作,時間為6個月”。
可過了兩年,監管卻一張牌照也沒有發下來。2017年4月,央行征信局局長萬存知透露,8家進行個人征信開業準備的機構沒有一家合格,在達不到監管標準情況下不能把牌照發出去。
2018年,百行征信從央行手中拿到首張個人征信牌照。彼時,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其余8家股東均為上述申牌未獲批準的個人征信機構,且均持股8%。
有了協會的牽頭,從公示到正式拿牌,百行征信耗時65天。而2020年獲批成立的樸道征信,更是由有國資背景的北京金控集團(持股35%)牽頭,聯合京東數科(持股25%)、小米(持股17.5%)、曠視科技(持股17.5%)及聚信優享(持股5%)成立。
而此次有所進程的錢塘征信,全稱為錢塘征信有限公司,注冊地是浙江省杭州市,注冊資本10億元。
股東方面,錢塘征信也由有國資背景的浙江省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浙旅集團)、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5%、6.5%及6.5%。
此外,螞蟻集團(無實控人)持有錢塘征信35%股權,與浙旅集團并列為第一大股東。傳化集團有限公司、杭州溪樹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7%及10%。
對比而言,就股權方面,百姓征信、樸道征信國資屬性強于錢塘征信。此外,前兩家的經營也多面向公開市場,且重點處于征信數據的通道服務上。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百行征信實現銷售收入6.12億元;截至去年上半年末,該公司外服務產品總數達82款,所有產品上半年總調用量70.6億筆。
而截至2024年1月19日,樸道征信各類產品累計調用量超300億次。有媒體報道稱,盡管兩家企業接入的數據源不斷豐富,但依然沒有達到數據打通、深度挖掘的目標。金融機構尤其中小銀行對外部多元化、精準化的數據服務仍有較高的依賴度。
而錢塘征信獲批后,螞蟻消費金融可以將掌握的巨量的客戶畫像等數據資源導入其中,在客戶準入、風控方面具有優勢。
不過,隨著征信牌照的落地,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強監管下,百行征信在去年還收到一張大額罰單。
2023年8月,因違反征信機構管理規定,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兩類違法行為,百行征信被警告并罰款51.5萬元,2名相關責任人也分別收到7.1萬元的罰單。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央行公示的信息,作為國內第一家個人征信持牌機構,百行征信的牌照有效期2024年1月31日截止,即將到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