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商業模式的隱憂與挑戰:賺加盟商的錢?
蜜雪冰城此前已有過上市計劃。
來源/翠鳥資本
2024年伊始,現制茶三大巨頭——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競相赴港IPO。
1月2日,蜜雪冰城和古茗同一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此前,茶百道已在2023年8月提交招股書,并于12月獲中國證監會備案。
近年來,現制茶飲行業競爭白熱化,各大品牌在價格、門店規模、供應鏈和加盟等方面展開激烈角逐。2024年,隨著頭部品牌紛紛IPO,這場內卷戰將愈演愈烈。
這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有著“雪王”之稱、門店數全國第一、出杯量全球第二的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此前已有過上市計劃。
2022年9月,蜜雪冰城曾向深交所遞交IPO申請,根據A股招股申請書,蜜雪冰城計劃募資64.96億元,用于生產建設類項目、倉儲物流配套類項目、其他綜合配套類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用于補流資金約19億元,但后續未有進一步進展。
如今,隨著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一計劃可以說是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而公司商業模式核心是靠加盟商賺錢,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
資金充裕為何急于上市?
蜜雪冰城于1997年在河南鄭州創立,主品牌“蜜雪冰城”主要售賣現制果飲、茶飲、冰淇淋,產品價格在2-8元之間。
據招股書,蜜雪冰城的股權結構較為集中,主要由張紅超和張紅甫兩兄弟掌控,他們各自持有公司42.78%的股份,兩人合計持股超過85%。此外,龍珠美城、深圳蘊祺和天津盤雪分別持有公司4%、4%和2%的股份。
數據顯示,蜜雪冰城通過加盟模式已開設超過3.6萬家門店,遍布中國和海外11個國家,在2023年前九個月的時間里,這些門店共售出約58億杯飲品。
蜜雪冰城在2021-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103.51億元、135.76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9.1億元、19.97億元。2023年1-9月,蜜雪冰城實現營收153.93億元,凈利潤為24.01億元。
截至2023年9月末,蜜雪冰城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約37.59億元,理財產品余額約25.75億元,負債總額42.37億元,資產負債率約30%。
此外,蜜雪冰城分別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宣派股息1.044億元、1.044億元、1億元,且目前均已悉數派付。
盡管蜜雪冰城財務狀況良好,且擁有大量現金和理財產品,近年來也持續盈利并派發股息,但該公司仍急于上市,消費者興趣可能正在發生轉變,而蜜雪冰城可能希望通過上市來抓住這一窗口期以獲得更高的市場估值。
根據蜜雪冰城招股書,此次IPO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提升供應鏈能力、加強品牌和IP建設以及推動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
需要注意的是,于2021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的奈雪的茶,發售募資約48.42億港元,發行價格為19.8港元/股,但上市首日,奈雪的茶即出現破發,股價波動中走低,截至2024年1月16日,奈雪的茶股價收于3.24港元/股,市值僅剩55.57億港元,已逼近當初的發售募資金額。
賺加盟商的錢能長久嗎?
超乎想象的是,主打“低價”的蜜雪冰城其實并不是靠茶飲掙錢,而是靠向加盟商銷售商品和設備掙錢。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超過99.8%的門店為加盟門店,其余為自營門店,意味著自營門店數量占比低于0.2%。此外,蜜雪冰城比并不參與門店經營,也不向加盟商抽成,而相對應地,加盟商也要自負盈虧。
此前曾有報道稱“A股主板IPO申報有“紅黃燈”行業限制,不鼓勵加盟模式上市”,而這或許是蜜雪冰城轉投港股的主要原因,因此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也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
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向加盟商銷售商品(包括食材、包材等)和設備,占比達到98%以上,而加盟費和相關服務收入比例則相對較少,據悉每個加盟店每年繳納7000-11000元加盟費。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銷售商品和設備的營收分別為101.55億元、132.99億元和151.1億元,占比分別為98.1%、98%和98.2%。
另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2022年年底和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加盟商門店數分別為19954、28929和36093家。
不難看出,蜜雪冰城高營收的背后是蜜雪冰城加盟門店數量的高速增長。然而,從門店凈增速來看,蜜雪冰城的擴張速度似乎有所放緩。盡管其加盟商門店數量仍在增加,但增速已從2022年的44.98%降至2023年前9個月的35.31%。
加盟商門店關閉數量的增加也引起了關注,加盟模式能實現快速擴張,但這一模式也給蜜雪冰城帶來了諸多隱憂。
2021-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加盟商門店中,關店數分別為577家、696家和856家,關店數量逐年上升,其中加盟商自行關店的門店數為206家、264家和403家,占比分別為35.7%、37.9%和47.1%。加盟商自行關店門店數增加明顯,這一現象可能反映出加盟商對蜜雪冰城品牌的信心下降或經營壓力加大。
此外,蜜雪冰城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已多次亮紅燈。
據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告,僅2023年1月至11月,該品牌在北京就有34家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高居問題品牌榜首。此外,消費者在飲品中發現異物、使用過期原料等問題也頻頻被曝光,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未來,如何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確保品牌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將是蜜雪冰城需要深入思考和解決的關鍵問題。而隨著其赴港IPO的步伐日益臨近,我們也將密切關注其后續表現。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