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運正式收官,文旅市場“熱辣滾燙”,兆訊傳媒增勢強勁
3月5日,2024春運正式收官。
3月5日,2024春運正式收官。數據顯示,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84億人次,日均發送1208.9萬人次,同比增長39%,較2019年同期增長18.8%,其中2月17日發送旅客1606.7萬人次,創春運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中國高鐵數字傳媒第一股”兆訊傳媒(301102.SZ)的市場表現和經營業績有望再上臺階,呈現更強增長動能。
不只春節,從去年“五一”小長假到暑期,再到“國慶”黃金周,文化和旅游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居民出行需求旺盛。“火爆”成為共同的形容詞。
高鐵客流回升,兆訊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國鐵集團消息顯示,2023年,我國鐵路投產新線3637公里,其中高鐵2776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9萬公里,其中高鐵4.5萬公里。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6.8億人,高峰日發送旅客突破2000萬人,日均發送旅客突破1000萬人,全年和高峰日旅客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
過去的一年,兆訊傳媒乘風而上,持續拓展全國立體化營銷體系,已建成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200余座城市的強大媒體資源網絡,隨著2023年末對武漢站、廣州白云站、廣州南站等核心站點媒體資源的接連官宣,公司高鐵資源優勢得到進一步加強,不斷鞏固在高鐵數字媒體廣告領域內的領先地位。
2024年春運,出行持續火爆,歸鄉、探親、旅游人群交織,鐵路客流持續上行,兆訊傳媒在春節檔繼續保持客戶優勢,通過夯實消費品領域的合作,針對食品飲料、酒類、家電、互聯網等領域的客戶合作進行精耕細作,新增達利園、六個核桃、徐福記、四季沐歌、支付寶等眾多頭部品牌。兆訊傳媒表示,將緊跟市場步伐,抓住時代機遇,洞察旅客多元化出行需求,推動客戶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圖/兆訊傳媒上海虹橋站媒體)
專家指出,高質量發展的交通運輸正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動能,長期來看,2024年全年鐵路出行客流還將進一步提高,疊加消費與廣告主預算回暖,兆訊傳媒的資源優勢、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已普遍得到客戶認可,公司有望逐步釋放增量業績。
消費市場開門紅,商圈經濟蒸蒸日上
“高鐵+文旅”新機遇為經濟發展按下加速鍵,我國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在剛剛收官的春節假期,文旅市場格外“熱辣滾燙”,“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總花費6326.87億元”,從創歷史新高的數據中,也能一窺我國經濟開年“龍抬頭”的氣勢。
隨著2024全國兩會的召開,多位代表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眼下,文旅市場正朝著更加個性化與定制化的方向發展,假日期間文化和旅游呈現日益深度融合的趨勢。“通過假日消費不斷釋放的內需潛力,也進一步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
央視新聞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的商圈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文娛活動,成為人們出行、逛街的好去處。臘月二十三以來,全國重點商圈的客流總量同比增長超70%。廣州天河路商圈人流量約1262萬人次,總營業額5.16億元,同比去年增長52%,較2019年同期增長20%;成都推出“百年春熙路”慶典活動,點燃新春消費“熱引擎”,截至2月17日“成都十二月市——2024春熙鬧燈”接待游客563.05萬人次。
(圖/兆訊傳媒成都春熙路商圈大屏)
其中,新京報數據顯示,北京王府井大街共接待客流252萬人次,較去年春節增長85%,成為今年春節北京游客接待量的“頂流”。兆訊傳媒重磅上映的裸眼3D大片《貓貓蟲》萌翻龍年新春,再掀打卡熱潮,為市民游客帶來全新的春節出游體驗。作為北京龍年春節景觀布置的重要一環,兆訊傳媒這支妙趣橫生的數字藝術作品獲得了央視新聞、新華社、北京電視臺和北京日報等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及報道。
(圖/兆訊傳媒北京王府井商圈大屏)
作為戶外數字媒體先行者,兆訊傳媒積極探索戶外數字媒體發展趨勢,據悉,目前公司已在廣州天河路、成都春熙路、北京王府井等多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核心商圈打造1400㎡、1505㎡及653㎡裸眼3D大屏,以多部裸眼3D數字內容大片向業界充分展現了兆訊未來不斷深耕內容生產和數字內容制作領域的出色能力。公司旗下頂尖的數字內容制作團隊,通過應用前沿的AIGC圖像技術、5G、AR和光影等數字技術,挖掘媒體特點與城市景觀融合表達,真正實現新銳創意巧思不斷,前沿技術賦能核心表達。業內人士分析稱,媒介資源硬實力與內容生產軟實力的相輔相成,將繼續推動兆訊傳媒在戶外商圈媒體賽道高速前行。
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升騰的煙火氣息、豐富的消費場景、高漲的消費熱情,不斷釋放的內需潛力,一組組龍年開局數據印證著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也預示著消費者和廣告主對市場全面復蘇的信心。兆訊傳媒表示,未來將繼續順應發展趨勢,豐富市場供給,激發消費潛能,搭載中國高鐵經濟動脈,加快城際間與城市內戶外媒介生態布局,加速數字領域內容和技術的探索,持續賦能品牌價值躍升,讓高質量發展引擎更強勁、活力更充足,書寫“熱辣滾燙”的龍年新篇章。
來源: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