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高管降薪,最高91%
房企高管,一度是高薪的代名詞。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吳文婷、魏薇
房企高管,一度是高薪的代名詞。但伴隨市場下行、業績縮水,他們的薪酬也一落千丈。甚至有網友開玩笑,“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年薪能超過這些高管。”
據樂居財經統計,73家A股上市房企的113位董事長、CEO在2023年的薪酬總額為18415.4萬元。而2022年,上述高管薪酬總額達20850.32萬元。
2022年,7位A股房企高管的薪酬超過500萬元,中南建設董事長陳錦石最高,為1088萬元,華發股份董事局主席李光寧年薪721.1萬元,萬科總裁祝九勝薪酬582.9萬元。2023年年薪超過500萬的只剩李光寧、華發股份總裁陳茵兩人,而陳錦石的降薪比例達91%。
113位高管中,有58位的薪酬同比下滑。從個人薪酬的增減幅度來看,中南建設董事長陳錦石、萬科總裁祝九勝和董事局主席郁亮的薪酬在2023年下降最多,分別減少992萬元、464萬元、266.5萬元。迪馬股份總裁羅韶穎、新湖中寶總裁趙偉卿薪酬分別減少204.6萬元、2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萬科8位高管自愿放棄2023年度獎金,董事會主席郁亮、總裁祝九勝、監事會主席解凍自愿領取月薪稅前1萬元。
碧桂園還要更早一步。2023年12月12日,碧桂園公告稱,執行董事楊惠妍、莫斌、楊子瑩和非執行董事陳翀將作為董事的年薪分別由37萬元、300萬元、200萬元和37萬元統一調整至12萬元,即月薪1萬元。其中,莫斌曾被稱為地產界的“打工皇帝”,2021年總收入高達1.92億元。
更有房企高管選擇“無薪上陣”。2023年,中交地產董事長李永前帶頭不領取薪酬,同時,總裁汪劍平、執行總裁徐愛國和孫衛東等一眾高管普遍大幅降薪。
雖說房企對薪酬體系的調整,本質上反映的是其對市場前景的預判,但事情總不能一概而論,也有一些房企高管的薪酬同比有了大幅提升。
比如,金科董事長周達和總裁楊程鈞,二人2023年的薪酬均為329.75萬元,較2022年的220.33萬元、214.13萬元分別上漲49.66%、53.4%。其他管理層的薪酬同樣有所上升,聯席總裁羅利成267.14萬元,較2022年增加157.18 萬元;聯席總裁王偉237.91萬元,較2022年增加155.73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2024年房地產政策的發力方向,住房發展正從“有沒有”進入到“好不好”階段,“好房子”供給量增加也意味著將促進更多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未來改善性住房需求仍有較大釋放空間。隨著供需兩端政策協同發力,有利因素正在不斷增加,2024年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實現筑底企穩。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2024年房地產仍處于下半場,即風險釋放過程,或者“出清之年”。當務之急,應該是疏通存量房掛牌量,包括繼續通過降成本加快二手房銷售,也包括降低更多業主加入掛牌序列的沖動。同時,盡快斬斷房企層面風險蔓延,并推進保交樓的進度。
按照其說法,經歷連續兩年風險釋放和出清,行業體量已經回到2015年左右的水平,再次大幅下行的可能性比較小。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