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所風暴:35家IPO企業集體中止!
攤上大華所的IPO企業們去哪兒?
作者/ 劉俊群 李非林?編輯/李白玉?來源/債市觀察
“保駕護航者”審計機構,成了多家企業的“風暴制造者”。
5月27日,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稱“大華所”)服務的12個項目狀態更新為“中止”,包括1個IPO項目、9個再融資項目、和2個重大資產重組項目。
涉及中止的項目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艾芬達的IPO進程;悅安新材、云從科技、東方電氣、中航重機和華誼兄弟的定向增發;以及志邦家居、太陽能、天山股份和領益智造的可轉換債券發行。此外,中航電測和維信諾的并購重組項目也受到了影響。
來源:深交所、上交所 截圖
隨著大華所的處罰,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宣布終止與大華所的合作。目前,大華所服務的多家IPO公司也已中止了IPO進程。實際上,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在IPO申報企業中,大華所服務的38家企業中,有35家已經進入“中止”狀態。
大華所受罰讓這些在審項目不得不按下暫停鍵。面對如此局面,這些公司接下來將如何抉擇?是繼續等待大華所恢復執業,還是轉向與大華所有緊密聯系的審計機構,亦或是尋找全新的合作伙伴?
01
大華所被罰背后
多個在審項目“中止”
在資本市場的舞臺上,審計機構是IPO企業順利登場的引路人,主要幫助企業完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內控制度,并出具審計報告和驗資報告。然而,這段本應該相互助力的“聯姻”,如今卻遭遇了波折。
5月10日,江蘇證監局對大華所發出了行政處罰決定。由于在審計金通靈(300091.SZ)公司財務報表時未能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大華所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且合計罰沒4132.08萬元。
這一處罰導致那些由大華所擔任審計機構的IPO企業,面臨一個棘手的選擇:要么等待大華所業務恢復,要么另尋其他合作方。IPO過程本身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可能耗時數月甚至數年。如今這一變故無疑會推遲企業的上市計劃,對那些急需資金或尋求最佳時機上市的企業來說,更是帶來了額外的挑戰。
來源:罐頭圖庫
“一旦會計師事務所牽涉進財務造假案件,便會立即成為市場和監管機構關注的焦點,其聲譽將受到嚴重損害,投資者和其他市場參與者對其審計的財務報表的信任度也會大打折扣。”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
大華所被罰后,其服務的安徽德孚轉向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艾芬達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擬上市公司,均宣布暫停IPO進程。
在北交所、深交所的官方網站上,上述三家公司IPO項目的審核狀態均為“中止”。需要說明的是,IPO項目中止可能由于多種原因,包括發行人或其關聯方涉嫌違法行為被調查、保薦機構或證券服務機構受到監管措施、財務資料過期需要更新等。中止只是一個暫時性的狀態,一旦問題得到解決,IPO進程仍可以恢復繼續。
來源:罐頭圖庫
“盡管大華所被處罰暫停相關業務,但IPO項目不太可能等到其暫停期滿。大多數IPO項目會選擇其他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合作伙伴。盡管接手IPO項目可能會耗費一定的時間,但這一時間通常不會超過大華所暫停業務的6個月期限。”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道。
按照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當IPO企業因為審計機構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而中止審核后,如果IPO企業要“換所”,新的審計機構應當自中止審核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盡職調查,重新出具相關文件,并對原審計機構出具的文件進行復核,出具復核意見,并對差異情況作出說明。
然而,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羅建欣律師也提示道,IPO項目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成本并不低,而且延誤的時間也可能長達半年以上。因此,并非所有IPO公司都會選擇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當然,一些公司可能會擔心,在6個月的暫停期滿后,大華所是否能夠順利恢復業務運營,這也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于大華所負責的9個再融資項目而言,談及中止原因,這些項目均表示,上市公司聘請的證券服務機構被證監會采取限制業務活動的行政處罰。
在這些項目中,東方電氣的定增項目是最早被交易所受理的。經過審核,該項目已經接近完成,于2023年8月進入"提交注冊"階段。領益智造的可轉債項目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該項目在2024年2月進入"提交注冊"階段。然而,由于大華所受到處罰,這兩個項目的發行注冊程序均已中止。
“大華所受罰起因是涉金通靈財務造假一案,但是對大華所的影響不僅是暫停服務的這半年時間。資本市場說到底是一個信用市場,像會計師事務所這樣的服務機構,想要獲得市場認可,靠的是獨立性、專業性。大華所對金通靈財務造假審計失靈,會導致市場質疑他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跟大華所合作的客戶,是選擇繼續等待,還是另尋新的審計機構,相信很快會有答案。”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分析指出。
02
已有企業要求“換所”
受影響最大的是IPO企業
不過,目前已有企業明確要求“換所”。
中航電測(300114.SZ)于5月17日宣布,為盡快消除大華所受罰帶來的影響,已聘請大信會計師事務所作為重組審計機構,并已開始審計工作。公司將全力推動重組進程,并在滿足條件后,及時向交易所提交恢復審核申請。此前,中航電測的并購重組項目由大華所負責。
來源:wind數據 截圖
相較并購重組,大華所的IPO業務受到的影響更大。5月27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因江西艾芬達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芬達”)需更換申報會計師,深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艾芬達是一家專業的暖通家居產品企業,其IPO過程中的審計工作原本由大華所負責。
2022年6月20日,艾芬達的《招股書》獲得受理;7月17日,艾芬達進入問詢狀態,并于2023年4月27日成功過會。目前,艾芬達尚未提交注冊申請。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在IPO申報企業中,大華所服務的38家企業中,有35家已經進入“中止”狀態。這些企業包括廣東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德孚轉向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吳創瑞通電氣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
與此同時,大華所的一些A股上市公司客戶也開始尋找新的合作伙伴。
5月16日,深圳市新國都股份有限公司(300130.SZ 下稱“新國都”)因大華所受罰,宣布將改聘深圳大華國際為2024年度審計機構,合作期限為1年。新國都透露,原大華所部分審計團隊已轉入深圳大華國際,且變更審計機構已與雙方溝通并達成一致。
來源:新國都 截圖
新國都改為與深圳大華國際合作后,其中一位簽字注冊會計師仍是原計劃與大華所續約時,大華所派出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朱理理。
據新國都表示,朱理理是2024年5月開始在深圳大華國際執業的,但從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官網查詢,目前朱理理的信息仍掛在大華所深圳分所。
來源: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官網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花園生物、*ST正邦和聯創電子三家公司,它們均因原審計團隊轉入北京大華國際,而變更了審計機構。
此外,據官網顯示,深圳大華國際原名深圳天鵬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成立于2005年1月12日,2023年9月更名為深圳大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該所表示已吸收大華所深圳分所部分團隊,目前有21名合伙人和68名注冊會計師,均具備相關行業及上市公司審計經驗。
然而,大華所深圳分所和深圳大華國際的注冊地址重合,均為深圳市福田區廣電金融中心,僅樓層不同。
大華所與北京大華國際的關系也頗為密切,多家分所注冊地址一致。2023年11月24日,18名合伙人從大華所退出,加入北京大華國際,時間上與金通靈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11月20日)相近。
03
被“中止”的項目
“新歸宿”在哪里?
自2023年年末起,大華所的A股審計客戶紛紛轉向北京大華國際、深圳大華國際,其中包括富瑞特裝、ST信通等眾多上市公司。據"YCY會計行業觀察"的數據統計,有57家公司選擇了北京大華國際,而16家選擇了深圳大華國際。
回顧2022年,大華所共審計了484家A股客戶,總審計費用高達6.46億元。其中,約13.4%的老客戶轉投了兩家大華國際的懷抱。在這73家客戶中,有65家是大華所2022年的老客戶,涉及的審計費用高達8816萬元。換句話說,兩家大華國際吸收了大華所全年A股客戶審計費用的13.6%。
進入2024年,截至4月17日,已有4家A股客戶將審計機構從大華所改為北京大華國際,另有5家改為深圳大華國際。
來源:自媒體“YCY會計行業觀察”
這就讓人不禁發問,分所注冊地址部分重合,合伙團隊集體跳槽,業務還大量轉移,大華所和北京大華國際、深圳大華國際究竟是何關系?
據自媒體“edsy CPA”透露,大華所有很多人員和業務轉所到大華國際,從時間線上看集中在下半年,這可能是由于金通靈案的處罰對其他合伙人的業務產生了較大影響,一些合伙人提前做出了布局。
據《新快報》援引業內人士觀點,對大華所處罰傳聞早已傳開一段時間,大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系大華所此前成立,這個事務所與大華所可謂是同一批人掛兩個牌子。
至于受影響的公司們是否也要轉向"大華國際"?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羅建欣律師表示,原審計團隊帶項目轉到其他會計所是正常現象,因為原有團隊對項目比較熟悉,可以更加快速地推進項目。
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進一步表示,在金通靈一案中,受處罰的是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與深圳大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兩者是不同的主體,兩家會所之間在法律上是互相獨立的。因此,如果大華所的客戶轉到大華國際,在法律層面有合理性。至于市場是不是認可大華國際的公信力,那就需要經歷市場的檢驗了。
來源:罐頭圖庫
不過,柏文喜提醒道,監管機構可能會對這種變更進行嚴格的審查,以確保新的會計師事務所符合所有合規要求。投資者和其他市場參與者,也需要時間來建立對新會計師事務所的信任。這些變化不僅涉及法律層面的合規性,還需要市場參與者的信任和認可。
你對大華會計事務所有何了解?你認為被波及的公司該如何“抉擇”?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