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增持后又要發50億債券,蘭州銀行怎樣才能“支棱”起來?
作為西北最大的城商行,蘭州銀行(001227.SZ)近來動作不斷。根據最新公告,蘭州銀行擬收購兩家村鎮銀行,還計劃申請發行不超過50億的資本債券。此前蘭州銀行公布要采取穩定股價,但市場似乎并不買賬。
來源|消金界 作者|徐英霞
消金界認為,要想說服投資者,光用增持表態恐怕已經不夠,蘭州銀行需要在零售轉型、內控等關鍵問題上,拿出有說服力的成績。
業績平平
股價仍舊低迷
蘭州銀行上市時間不長,但股價持續低迷,2022年1月上市當月創下7.3元高點后,股價便一路向下。截至2024年6月13日收盤,蘭州銀行股價報收2.45元/股,跌幅接近70%。
2023年11月,蘭州銀行的股價最終觸發了實施穩定股價措施的啟動條件,蘭州銀行披露了穩定股價的方案,確定主要股東、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將現金增持蘭州銀行股份。
近日,蘭州銀行發布公告稱,完成了穩定股價的措施。根據公告,截至2024年5月15日,蘭州銀行的穩定股價措施已經實施完畢,相關主體累計增持了1299.75萬股,增持金額為3306.1萬。
截圖自蘭州銀行公告
此次增持已經是蘭州銀行第二次采取穩定股價的措施。但是拯救表現低迷的股價,說服市場與投資者,最終還是要靠業績。
2023年,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0.16億,同比增長7.59%,凈利潤18.64億,同比增長7.55%。凈利潤的增速下滑,同時也低于同一梯隊的其他城商行。
而2024年第一季度,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9.73億元,同比下降1.33%,凈利潤5.46億,同比增長0.89%。營收和凈利潤繼續承壓。
消金界注意到,2024年第一季度,蘭州銀行個人貸款規模甚至減少21.72億,同比下降3.7%。
當然也不是沒有亮點,2024年第一季度,蘭州銀行凈息差較去年底提升14個BP,達到1.6%。帶動了利息收入改善,凈利息收入達16.57億,同比增長了12.87%。
在此之前,蘭州銀行的凈息差一路下降,從2020年的1.72%下降到2023年的1.46%。現在凈息差提升,意味著蘭州銀行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而且根據蘭州銀行的最新公告,計劃申請50億規模的資本債券,用于補充一級資本。截至2024年3月,蘭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48%,這對蘭州銀行提升業務無疑是一個利好。
零售轉型效果不佳
但其實蘭州銀行的業績一直沒有大的起色,與零售轉型進展不順有很大的關系。
2020年,工商銀行出身的蒲五斤,在擔任蘭州銀行行長后,提出了加快零售轉型的戰略目標,表示將重點發力消費貸、中間業務和個人金融業務等。
轉型零售對蘭州銀行來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項明智之舉。
蘭州銀行的個人貸款占比一直很低,到2020年底,蘭州銀行的個貸占比僅為25%,這對一家城商行來說,顯然非常低了,零售貸款利潤高,提升個人貸款占比可以增加利潤。
前面我們提到,蘭州銀行擬收購永靖村鎮銀行、西固村鎮銀行兩家村鎮銀行,并設立支行。這當然是為了完成金融監管部門的要求,但其實,蘭州銀行最想要的是一張消費金融牌照。
在2021年的業績說明會上,蘭州銀行就表達過,將在監管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積極開展消費金融牌照的申請。但在《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出臺后,蘭州銀行被5000億總資產的門檻擋在了門外。
截至2024年3月,蘭州銀行總資產為4628.23億,較去年底增加了94.12億。蘭州銀行距離有資格申請消金牌照還有一點距離。
即便沒有消金牌照,蘭州銀行零售業務提升的空間也很大。在發力零售轉型之后,蘭州銀行的零售業務也確實爆發了一下。
2021年是蘭州銀行個人貸款增速最快的一年。這一年,蘭州銀行個人貸款凈增長122.9億,同時發力中間業務,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了70.97%。截至2021年底,蘭州銀行的個貸規模達到了611.59億,同比增長25.16%。
但到2022年底,個貸規模為569.82億,同比下降了6.83%。2023年末,個人貸款規模586.67億,同比增長2.96%,再到2024年3月底,個人貸款規模為564.94億,比2023年底減少了21.73億。
在占比方面,2020年底,蘭州銀行個人貸款占比為25.16%,到2021年底,個人貸款占比上升到了28.29%,但到2022年底,個人貸款占比又回落到了25.15%,直至2023年底,個人貸款占比下降到23.93%。
也就是說,蘭州銀行喊了幾年的零售轉型,結果到現在個貸占比比4年前都低。
再從個貸結構來看。
個人住房貸款在蘭州銀行個貸中占比最高,到2021年底,住房貸款308.45億,占比14.27%。2022年底,住房貸款規模為319.89億,到2023年底,規模為332.64億,占比13.57%。
個貸占比最高的住房貸款,明顯沒有增速,占比還下降了。
個人經營貸表現更為拉胯。2021年底,蘭州銀行的個人經營貸為81.41億,占比3.77%。2022年底,個人經營貸規模為72.93億,減少了8.49億,同比減少10.42%,2023年底,67.76億,減少了5.17億,同比減少7.09%。
在銀行都大舉發力個人經營貸的這幾年,蘭州銀行的個人經營貸規模一直在大幅度的減少。
零售轉型最重要的抓手——個人消費貸方面,2021年底,蘭州銀行的個人消費貸余額為221.73億,占比10.26%,2022年底,余額為177.01億,減少了44.72億,同比減少了20.17%,2023年底,186.27億,同比增長5.23%。
蘭州銀行個人消費貸縮減的規模比個人經營貸還大。
很明顯,將零售轉型定位戰略的蘭州銀行,個人貸款僅在2021年爆發性的增長了一下之后,就陷入了停滯。
零售業務轉型乏力,直接就表現為業績增長乏力,市場很快也就給出了反應,2022年蘭州銀行的股價在經歷短暫的沖高之后,就一路下跌。
內控堪憂
另一個讓投資者不放心的問題是內控。
2023年11月,金融監管總局甘肅監管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蘭州銀行及其9家支行,因為存在員工管理不到位、未按規定報送案件信息、印章管理不到位、貸款三查不到位造成損失、EAST數據質量管理不到位、未按監管口徑統計普惠型小微企業數據等違規問題,總行被罰390萬,支行被罰320萬,共計710萬。
另外,蘭州銀行的18名相關責任人被罰,其中3人被終身禁業。
金融監管局的處罰,折射出了蘭州銀行的內控問題,讓市場進一步擔憂蘭州銀行資產質量的穩定。
所以我們說,蘭州銀行要想提振股價,修復投資者的信心,僅僅股東、管理層增持,已經不夠了。蘭州銀行還必須在零售轉型、提升內控方面,拿出實實在在的成績單才行。
消金界也注意到,在前不久舉行的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蘭州銀行的信用卡業務,被當做零售業務的亮點重點提及。
2023年,蘭州銀行發力信用卡業務,信用卡累計有效卡發卡54.86萬張,較上年增長24.94%,信用卡貸款余額19.91億元,較上年增長12.23%,全年實現信用卡業務收入1.10億元,較上年增長26.72%。
可見蘭州銀行還在試圖尋找零售業務轉型的突破口。可以說,下一步零售轉型進展如何,在很大程度決定了蘭州銀行接下來的表現。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