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的“金融之城”,正在讓人刮目相看
南京已經建立起能夠輻射南京都市圈等周邊城市的金融生態鏈,憑借其外溢效應,為江蘇省和南京都市圈的企業提供更為充足的金融服務。
作者/于婞 李曉曄?編輯/高巖?來源/野馬財經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南北朝時期,詩人謝朓來到南朝的首都金陵,滿懷熱情和功名事業心,縱筆描繪了金陵的富麗堂皇和繁榮昌盛,為后人所稱道。
金陵是南京的古稱,歷史上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和南朝陳六個朝代都曾在南京建都。作為“六朝古都”,南京曾是江東最繁華的城市,現在也是江蘇省的省會,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重要金融中心。
01
124家上市公司集聚
打造資本市場“南京板塊”
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代表一個城市經濟的濃度和厚度,是城市最硬核的品牌資產。一個城市上市公司的發展水平代表該城市經濟活躍度和市場主體活力強,并且是觀察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窗口。
數據顯示,三季度末,江蘇A股上市公司總量占到全國的12.94%。
據江蘇本地財經新媒體“深水財經社”出品的《2024年11月江蘇A股公司月度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江蘇省以697 家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從市值來看,截至11月末,北京市A股總市值達到25.06萬億,位居第一位,廣東省以15.17萬億位居第二,上海以8.44萬億位居第三,江蘇則以6.8萬億位居第五位。
而在江蘇省內,南京又以1.66萬億元位居第二。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2日收盤,南京市A股總市值已經增長至1.72萬億元。
從上市公司平均體量上看,據野馬財經統計,南京124家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規模達到134億,位居蘇南地區第一位。
而從百億和千億市值公司數量來看,截至11月末江蘇共有7家千億市值公司,其中南京占到4家;江蘇共有147家百億市值公司,南京占據36家。
市值高的公司通常代表其擁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而一個城市的上市整體市值較高,不但反映了該城市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還對公司的融資能力、聲譽、員工士氣以及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都具有重要影響。
坐落于南京的國內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企業埃斯頓(002747.SZ)廠區內景
征途投資高級合伙人王兆江認為,“南京孵化上市公司多,取決于多方面原因,但主要因素可以歸結為兩方面。第一個方面,地理和人才因素。南京處于長江經濟帶,既是江蘇的省會,又處于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三地區的中心區域,便于產業經濟協同發展,另外,南京又匯聚了江浙滬徽各地優秀人才,這就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第二個方面,得益于南京政府較好地發揮了自身優勢,通過各項有力措施,成功促成了眾多企業的上市發展。”
從2020年開始,南京優質公司IPO進程開始提速。政策方面,2020年南京市政府就實施了企業上市“寧航行動”計劃,通過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手續,加快企業上市進程。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建設南京企業培育信息系統,強化擬上市企業培育服務專員制度和“一站式服務”制度。
2021年,南京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目的在進一步夯實資本市場發展成果,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南京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在營商環境構筑方面,南京市政府通過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等政策的實施落地,簡化辦事流程,減少業務辦理時間,提高審批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吸引更多企業進入市場。
在政策支持下,南京著力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扶持秉承“蘇商精神”的企業家大展拳腳,通過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獲得更加廣闊的舞臺。如此一來,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激勵了轄區內更多的企業家創業、創新,不斷孵化IPO企業,構建起良性循環的商業生態。
02
建設完整金融生態鏈
提升對全省金融服務輻射能力
資本市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南京能夠集聚120多家上市公司,主要得益于當地在政策支持、營商環境構筑、金融機構扶持等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創新。
另外,南京還推行“一業一證”、“一企一證”、“證照聯辦”等創新舉措,催生更多新的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并且推進政府項目招投標的市場化改革,規范中介服務,加大對信貸中增加企業融資成本“潛規則”的查處力度,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此外,南京曾在2022、2023年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一件事一次辦”“企業家服務日”“‘基礎+特定’資質一次辦理”等三項創新舉措獲國務院辦公廳推廣。
在金融行業生態圈的打造方面,南京積極推進科創金融輔助服務機構發展,支持和推動各類金融機構聯合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咨詢、評估認證等中介機構,構建科創金融服務生態圈。目前,南京各類科創金融專營組織超過60家,設立18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推出200余款科創金融專屬產品;全市已有10家企業獲得QFLP試點資格,累計申請試點基金規模折合人民幣超百億元。
南京本土上市城商行南京銀行(601009.SH)外景
數據顯示,2023年南京金融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持續提升,全年新增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私募基金等各類金融經營主體超過120家。截至2023年末,全市由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設的金融機構共305家;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417家,備案基金規模總資產4294億元;小額貸款、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等5類地方金融組織327家。
此外,2023年南京新增貸款余額超過5000億元,新增居全省第一;市民營企業轉貸基金當年實現轉貸金額322.43億元,累計轉貸1363.7億元,惠及民營企業1.18萬家。
而且,南京在金融領域的創新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先后獲批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數字人民幣以及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
數據顯示,2021年南京實現了金融業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2023年為2425.75億元,同比增長10%,占GDP比重達到13.9%,僅次于京滬深位居國內各城市第四位,金融業成為南京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之一。
南京河西金融城夜景
2024年1月11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五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報告(CDI CFCI 15)中,南京金融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七,較上一期提升1位。
南京近年來在資本市場、金融領域取得的成績也與當地人才戰略密切相關。從2019年開始,《南京市年度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已連續發布5年,由市人社局牽頭市委組織部等多部門共同編制,主動為創新型產業集群企業緊缺人才進行精準畫像,一手留住本地培養的人才,一手吸納外地精英。以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2022年檔案流動數據來看,檔案流入為流出數量的2.2倍;流入人才中26至45歲者、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雙雙超過80%。人才的充足供應也為企業創業、創新打好堅實基礎。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南京如今有能力構建重要金融中心,既得益于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也與“蘇商”的拼搏精神和成功經驗的延續有關。
03
羽翼漸豐的“南京金融圈”
已成東部創投金融服務高地
經過數十年的積淀,南京已經建立起了能夠輻射南京都市圈等周邊城市的金融生態鏈,憑借其外溢效應,為江蘇和南京都市圈的企業提供更為充足的金融服務。
比如南京擁有國內唯一一家在上海、香港和倫敦三地上市的券商華泰證券,成為東部地區唯一能夠為企業提供全球資本市場服務的券商之一。另外南京國資旗下還有一家上市券商南京證券。截至目前,南京這座城市已經誕生了兩家上市券商、三家上市銀行、一家上市金融租賃公司。
南京市的建鄴區是全市金融要素最為集聚的區域,2023年僅這一個區金融業增加值就突破400億,該區重點打造的金魚嘴基金街區是南京首個基金街區,是南京股權投資機構集聚度最高的區域,被寄望發展成為“南京的陸家嘴”。2023年,金魚嘴每日路演全年服務項目700個,撮合融資超16億元,這些優質項目不僅有南京本土企業,還有大量周邊省市的企業,成為上海金融中心之外的又一創投金融聚集地。
南京市政府通過政策“增量”、服務“增值”、發展“增效”來支持實體經濟,又緊跟數字浪潮,積極推進數字金融發展,引導金融投資機構聚焦企業尤其是初創型科技企業的創新支撐,促使實體經濟與金融、上市公司形成了正向循環,互相成就。
柏文喜認為:“南京通過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來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和上市公司質量提升,通過建設創新名城,推動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這都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政策制定的參考。”
此外,柏文喜還指出,“南京在上市公司分布上呈現出區域協調發展的特點,如江寧區和棲霞區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這種區域協調發展策略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經驗;南京支持上市公司與產業鏈企業協同發展,這種產業鏈整合和協同發展的模式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產業鏈優化的思路。”
“通過這些啟示,其他地區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借鑒南京的經驗,推動本地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和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柏文喜表示。
王兆江認為,南京模式的成功具有獨特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要找準定位,認清自身的發展優勢,包括人文和自然資源條件,結合自身的特長來引入和發展對應產業;
第二,可以引入智庫規劃設計,發展不能盲目,需要借助內外智庫為城市量身打造經濟生態;
第三,眼界要打開,態度要開放,合作要誠懇,孵化要耐心。在推動企業上市上,要腳踏實地,打好根基,做好賦能,不能以急功近利心態,把上市作為一種政績來推動,而應該先把基礎營商環境搞好,做好企業發展的堅定后盾,有了好的營商土壤,就有更多的企業種子發芽生根,直到壯大。
“千里宸游幸舊畿,金陵長見五云飛”, 在歷史的長河中,南京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無數的輝煌與夢想。如今,這座承載著千年文化的名城——南京,正以其獨有的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吸引著全球的目光,借助這種關注度,通過努力做好城市服務,引入金融中介機構,著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重視人才的培育和吸納,正在成為了包括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各類企業創業、創新的熱土,實實在在賦能企業,做企業的背景板,讓鴻鵠在天空翱翔,讓鯤鵬水擊三千里。
你去過南京嗎,對這座“六朝古都”印象如何?評論區聊聊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