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市值縮水282億元,天合光能聘任聯席董事長高海純,跌勢不止
這位“90后創二代”真的能夠把脈市場,幫助天合光能重整昔日榮光嗎?
撰稿 | 行星??來源 | 貝多財經
新年伊始,光伏巨頭天合光能出現了一則高層人事變動。
2025年1月4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SH:688599,下稱“天合光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增設聯席董事長1人,全體董事會一致同意選舉高海純為第三屆董事會聯席董事長。
據貝多財經了解,天合光能創始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高紀凡,正是高海純之父。在高海純被選為聯席董事長后,高紀凡將繼續擔任天合光能董事長、執行事務董事及總經理職務。
不過,如今的光伏賽道已是“今時不同往日”,行業環境的變化導致中國光伏組件價格趨于磨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文指出,202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市場光伏組件價格已經腰斬,招投標市場甚至不斷出現超低價中標的案例。
受外部市場疲軟影響,天合光能2024年以來的各項業績指標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跳水”,不僅營收規模銳減、利潤由盈轉虧,身上還背負著巨額債務,逐漸緊繃的資金鏈給其經營發展增添了不小壓力。
在此情境下,高海純出任聯席董事長無異于“臨危受命”。天合光能亦在公告中透露,該公司將新設解決方案事業群,高海純兼任解決方案事業群總裁,致力于領導該公司由光伏產品制造商向光儲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
這不禁令人疑惑,這位“90后創二代”真的能夠把脈市場,幫助天合光能重整昔日榮光嗎?
一、調轉船頭,子公司拆分計劃終止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高紀凡直接持有天合光能12.12%的股份,并間接通過其控制的盤基投資、清海投資和天合星元持股16.07%,合計持有天合光能約28.19%的股份。
單獨持有天合光能5%以上股份的股東吳春艷,實際是高紀凡配偶、高海純之母,截至2024年9月末直接持股5.64%;高紀凡之弟,即與高海純存在叔侄關系的高紀慶也在該公司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
除了直系親屬關系外,高海純與持有天合光能13.56%股份的盤基投資為一致行動關系;截至公告披露日,高海純直接持股1.81萬股,并通過5家公司間接持股。可以說,天合光能的家族色彩相當濃厚,高海純則是名副其實的“創二代”。
根據公告,高海純出生于1993年,畢業于美國布朗大學,本科學歷。自2017年6月進入天合光能以來,其歷任戰略投資部副總經理、董事等職位,還曾代表天合光能亮相上海SNEC光伏展、2024(第二十二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不過比起“最美光二代”的頭銜,市場顯然更為關注天合光能旗下專注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的子公司——天合富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合富家”)終止上市的問題。畢竟,天合富家由高海純擔任董事長,與其管理能力直接掛鉤。
據華夏時報報道,2023年4月宣布籌劃上市的同月,天合富家完成了股改,并引入了一批基金管理公司。在本次股改中,高海純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擔任多家員工激勵平臺和新引入合伙企業的執行事務合伙人。
在高海純的帶領下,天合富家業務已遍布全國各個省份。根據天合光能2024年半年報,天合富家擁有用戶和工商業渠道商超4000家,服務網點超2萬家,并為超120萬用戶提供了原裝電站及服務,是光伏行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典型。
但在2024年12月初,天合光能主動終止了籌劃一年半的天合富家分拆上市,且給出的原因相當耐人尋味——該公司將轉型升級為光伏及儲能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富家則是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戰略升級,業績表現或成隱憂
按照天合光能的說法,在當前行業走向新型電力系統新時代的背景下,天合富家的分布式系統業務、運維業務是最貼近終端并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板塊,能夠與其他業務板塊充分融合,為實現轉型升級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據悉,天合光能已在內部全新設立了解決方案事業群,將持續發力集中式、分布式等各領域,構建和推廣新型微電網、零碳園區、虛擬電廠等新應用場景,為客戶提供綠色能源系統和整體解決方案,探索行業新發展方向。
高海純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任天合光能聯席董事長,并兼任解決方案事業群總裁,也是為了幫助該公司全面執行新戰略藍圖,構建可持續的新型能源體系,朝著“光伏及儲能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目標全速前進。
但所謂的戰略轉型,真的能如天合光能想象的那般一帆風順嗎?且不論高海純公司經營管理的能力與經驗,在經歷低位磨底、供需錯配等來自光伏產業鏈的挑戰后,天合光能的多個業績指標風險警報已被拉響。
2024年前三季度,天合光能的累計收入為631.47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811.19億元下降22.16%;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8.47億元和-10.70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16.67%和120.90%,五年來首度出現前三季度利潤為負的情況。
對于驟然下降的業績,天合光能董事長、總經理高紀凡在三季度業績會上解釋稱,面對光伏組件產品價格的持續下跌,該公司主動選擇了“減速入彎”,市場看到的是天合光能優勢市場階段性減速的狀態。
然而,即便是在保守應對市場的時期,天合光能身上巨額的債務壓力也不容忽視。該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的資產負債率為74.57%,總負債高達1010.66億元,負債規模位列光伏頭部行業之首,其中長期借款9個月內便增長了146.23億元。
截至同期末,天合光能手中的貨幣資金僅有262.04億元,對比高額負債而言如同“螳臂擋車”。而隨著天合富家拆分上市的終止,天合光能借助子公司拓寬融資和業務發展渠道的計劃也以折戟告終,只能另想辦法解決這筆巨額債務。
三、結語
顯然,天合光能現階段的經營壓力已無處遁形,通過轉型升級探索光伏產業中的精準化、差異化解決方案,或將成為該公司挖掘客戶潛在需求、重鑄經營利潤空間的全新發展道路。
但正所謂“船大難掉頭”,天合光能的戰略轉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一家資產負債率走高、業績面臨虧損壓力的公司,能否在行業“寒冬”中順利消化在光儲智慧能源價值鏈搭建中消耗的諸多成本,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天合光能的股價在過去一段時間已經下跌超過40%。信息顯示,2024年10月29日,天合光能的股價曾漲至29.92元/股,為52周內(一年)最高。
而截至2024年1月13日,天合光能的股價則一度報16.99元/股,為最近三個月新低,也是2025年初至今的新低。按此計算,天合光能的股價相對下跌約43.22%;市值約370億元,相對縮水約282億元。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