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能科IPO高毛利,向實控人親戚采購超2000萬
劉家父子控股88.03%,新三板掛牌后換CFO。
來源/瑞財經? 作者/楊宏彬
大學畢業后,劉家誠沒有立即回去繼承家業,而是選擇加入外企普立萬,做一名IT工程師。
在普立萬歷練了3年后,劉家誠回歸家族企業,相繼在三星科技、歐寶化工、歐寶聚合物、長江能科任職。如今的劉家誠,將近43歲,已經是家族企業的掌舵人了。他掌管的長江能科,正在向北交所發起沖刺。
劉家誠與父親劉建春手握著長江能科大多數的股權,在遞表北交所之前,二人獲得了長江能科分紅的2000余萬元。
經驗上看,長江能科的收入逐年增長,不過客戶集中度較高,同時還同關聯方客戶做著虧本的買賣。公司的毛利率高于行業水平,但遭到了交易所問詢。
劉家父子也很照顧親戚的生意。3年半的時間里,長江能科向劉氏父子親戚的企業采購額超2000萬元。
流動性方面,長江能科在手資金足以覆蓋短期債務,同時資產負債率也處于較低水平。
01
劉家父子控股88.03%,新三板掛牌后換CFO
長江能科的前身為長江有限,成立于2003 年 4 月,初始注冊資金1,000萬元,由三星化工(后更名為“三星科技”)及三星環境分別持有70%及30%。
2014 年 9 月,長江有限注冊資金增至5000萬元,由三星科技以未分配利潤 4,000 萬元轉增注冊資本。增資完成后,長江有限由三星科技及三星環境分別持有94%及6%。
2015年6月,三星環境將長江有限6%的股權轉讓予三星科技,作價300萬元;三星科技將長江有限0.02%的股權轉讓予喜金堂,作價1萬元。轉讓完成后,長江有限由三星科技及喜金堂分別持有99.98%及0.02%。
2015年12月,長江有限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長江能科,總股本5,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2018年11月,喜金堂將長江能科0.02%的股權轉讓給三星環境,作價1萬元。
2020年12月,長江能科將部分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以現有總股本5,000萬股為基礎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9.2股,合計轉增4,600萬股。轉增后,公司的總股本增至9,600萬股。
至此,長江能科仍由三星科技及三星環境分別持有99.98%及0.02%。其中,三星環境為三星科技的全資子公司,三星科技則由劉家誠與鎮江星豐分別持有78.36%、21.64%。換言之,長江能科實際是由劉家誠與鎮江星豐分別持有78.36%、21.64%。
2021 年 1 月,長江能科進行股權結構調整,由三星科技、劉家誠、鎮江星豐分別持有40%、38.36%及21.64%。調整完成后,劉家誠及鎮江星豐持有長江能科的股份比例情況未發生變化。
2021 年 6 月,長江能科的注冊資金增至1.06億元,新增注冊資本由張繼躍、疌泉毅達、丹陽高投毅達、姜軍炎、長江壹號認購。其中,長江壹號為長江能科的員工持股平臺,其余投資人為外部投資者。
2022年12月,長江能科申報新三板,申報時,公司控股股東為三星科技,持股比例36.13%。劉建春、劉家誠共持有三星科技 100%的股份,并且劉家誠直接持有長江能科34.65%的股權,且通過擔任鎮江星豐、長江壹號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控制長江能科20.15%的股權。
因此,劉建春、劉家誠合計能控制長江能科90.93%的股份,為公司實控人,二人為父子關系。
2023年1月5日,長江能科在新三板掛牌。2023 年4 月,長江能科向三星科技發行180萬股股份,每股5.73 元,募集資金1,031.40 萬元,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2024 年10月,三星科技將長江能科的330萬股股份轉讓予揚中鑫城,作價1890.9萬元。轉讓完成后,揚中鑫城獲得了長江能科3.05%的股權。
截至遞表北交所,長江能科的控股股東仍為三星科技,持股比例34.14%。三星科技由劉家誠、劉建春分別持有99.96%及0.04%。劉家誠還直接持有三星科技34.07%,并且其通過擔任鎮江星豐、長江壹號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控制長江能科的19.81%股權。
因此,劉建春、劉家誠父子仍為長江能科實控人,控股比例88.03%。較申報新三板時降低2.9%。
長江能科的董事會及高管成員包括:董事長劉建春;董事、總經理劉家誠;董事副總經理王洪福;董事程誠;董事會秘書徐穩;財務總監蔡孝俊。
在遞表新三板時,長江能科的財務總監為劉兵,此人為高級會計師,于2015年加入長江能科,于2023 年 7 月被免去財務總監職務,目前仍擔任長江能科的財務副經理,并通過長江壹號持有長江能科股權。
長江能科的新財務總監蔡孝俊于2022年4月加入三星科技,任財務經理,于2023 年 6 月擔任長江能科財務經理;于2023 年 7 月至今擔任長江能科財務總監。
02
五大客戶貢獻超六成收入,與關聯方客戶做虧本生意
長江能科主營能源化工專用設備的設計、研發、制造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脫設備、分離設備、換熱設備、存儲設備、固碳設備、氫能設備等。2021年-2023年,長江能科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3.20%、96.97%、98.36%。
2021年-2024年上半年,長江能科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9億元、2.17億元、3.44億元及1.34億元。電脫設備為長江能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各期業務收入占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54.60%、74.46%、55.27%及62.12%。
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為長江能科貢獻的收入占比分別為72.14%、86.93%、63.42%及89.72%,其中最大客戶為其貢獻的收入占比為37.37%、61.55%、31.71%及46.08%,客戶集中度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能科每期的最大客戶均不相同。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公司第一大客戶分別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山東裕龍石化及中工國際。
2022年是長江能科客戶集中度最高的一年,單第一大客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就貢獻了超六成收入。而在其余報告期,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同樣是長江能科的前五大客戶,但貢獻的收入占比僅有7.8%、5.10%及22.46%。
2024年上半年,長江能科有一位新晉大客戶,名為C-LNG,期內其為長江能科貢獻了2.35%的收入,同時其為長江能科的關聯方。
2020年8月,長江能科原打算通過全資子公司星恩杰,收購C-LNG。然而,2021 年 6 月,長江能科將星恩杰轉讓給了三星科技,作價722.31萬元,但星恩杰收購C-LNG事項并未終止,因此C-LNG被判定為長江能科關聯方。
長江能科為C-LNG做的是C-LNG 船用供氣系統撬塊加工服務項目,讓人疑惑的是,該項目的毛利率為負。這引發了交易所的問詢,要求長江能科說明為 C-LNG 提供服務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定價公允性,項目毛利率為負的商業合理性,是否涉及利益輸送情形;以及星恩杰尚未完成收購 C-LNG 的原因及后續安排。
03
向實控人親戚采購超2000萬,勞務派遣人員入職公司
長江能科的采購包括主要原材料采購及外協及勞務外包采購。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其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比分別為33.14%、33.14%、33.24%、40.35%。
長江能科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沈陽特達,為劉建春直系兄弟姐妹印農春持股并擔任執行董事的企業。天眼查顯示,沈陽特達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金200萬元,實控人為印農春,持股比例31.36%。
2021年-2024年上半年,長江能科向沈陽特達的采購金額分別為753.06萬元、561.95萬元、609.39萬元及312.24萬元,合計為2236.64萬元。
同時,長江能科也存在向控股股東三星科技采購的行為,各期內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77.36萬元、95.04萬元、152.9萬元及89.8萬元,合計為515.1萬元。
招股書提到,長江能科向沈陽特達采購的是變壓器,向三星科技采購的是四氟棒。
長江能科向中宏勞務、貝喜奇采購勞務派遣服務及零星工程服務,各期金額分別為67.15萬元、516.83萬元、511.61萬元及106.10萬元,合計為1201.69萬元。
中宏勞務、貝喜奇為嘉聰新能源發展(江蘇)有限公司前員工曹磊及其近親屬控制的企業,嘉聰新能源發展(江蘇)有限公司是劉家誠實際控制的公司,為長江能科關聯方。
交易所對此發出問詢,要求長江能科說明向中宏勞務、貝喜奇采購勞務派遣服務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定價公允性,各期勞務派遣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的比例,是否存在規避勞務派遣監管、體外代墊成本費用等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貝喜奇的成立時間為2023年5月,成立的時間并不長。另外,2024年 4 月起,中宏勞務及貝喜奇相關派遣人員已經入職長江能科,后續雙方便再未發生過交易。
04
高毛利率遭問詢,業務招待費花超2200萬
2021年-2024年上半年,長江能科主營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2.90%、48.15%、32.19%和 40.74%,毛利率有所波動。
同期內,與之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均值分別為28.15%、26.38%、24.73%及29.30%,長江能科主營業務的毛利率高于行業水平。交易所對此發出問詢,要求長江能科說明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的合理性,主要受產品售價影響還是成本影響,高毛利率是否與公司市場地位、產品競爭優勢相匹配。
分產品來看,長江能科核心產品電脫設備各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48.64%、51.55%、36.72%及46.89%,高于主營業務的綜合毛利率。
長江能科的電脫設備有具體分為成套電脫設備及電脫設備部件,其中,電脫設備部件的毛利率是非常高的,各期分別達到85.28%、84.19%、83.23%及81.53%,而成套電脫設備的毛利率相對遜色,各期分別為40.09%、46.06%、29.92%、42.15%。
2021年-2024年上半年,長江能科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821.98 萬元、2,067.62 萬元、2,627.02 萬元和 994.39 萬元,對應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9.53%、9.44%、7.55%和 7.40%。
同期內,與之可比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66%、2.10%、2.08%及2.28%。長江能科的銷售費用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長江能科將公司銷售費用率較高歸因于銷售人員薪資較高。報告期內,公司銷售人員薪酬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06%、6.90%、4.56%及4.09%,而與之可比公司銷售人員薪酬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均值分別為0.97%、0.88%、0.77%及0.91%。
除了人員薪酬外,業務招待費亦是長江能科銷售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2024年上半年,長江能科的業務招待費分別為444.43萬元、375.82萬元、568.75萬元及272.23萬元,合計達1661.23萬元。
另外,長江能科的管理費用下也有業務招待費科目,各期分別為113.51萬元、153.01萬元、181.37萬元、183.36萬元,合計為631.25萬元。加上銷售費用下的業務招待費,3年半的時間長江能科花了2292.48萬元的業務招待費。
報告期內,長江能科的管理費用率分別為12.03%、13.09%、6.86%和10.41%,與之可比公司的管理費用率分別為5.69%、5.05%、5.06%及5.16%,長江能科的管理費用率同樣遠高于行業水平。
05
遞表前分紅超3000萬,資產負債率較低
2021年-2024年上半年,長江能科的凈利潤分別為2213.82萬元、4068.19萬元、4085.45萬元及1753.36萬元,凈利潤率分別為11.58%、18.57%、11.74%及13.04%。
長江能科雖持續盈利,但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并未保持凈流入。報告期內,長江能科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681.3萬元、5267.36萬元、1163.7萬元及和-98.84萬元。
對于2024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凈流出,長江能科解釋為當期支付的各項稅費等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增加所致。
報告期內,長江能科的融資現金流凈額分別為3,872.37 萬元、-1,372.53 萬元、-597.94 萬元和-468.21萬元。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為長江能科的融資現金流的主要流出項之一,各期流出現金2,073.80萬元、13.08萬元、3,015.25萬元及15.91萬元。
招股書顯示,2023年5月,長江能科以總股本 10628萬股為基數,派發現金3007.72萬元。
在申報新三板時,長江能科的總股本正是10628萬股,由三星科技持有36.13%、劉家誠持股34.65%、鎮江星豐持股19.55%、長江壹號持股0.6%。
三星科技由劉建春、劉家誠100%持有,劉家誠持有鎮江星豐0.94%的出資份額,持有長江壹號23.71%的出資份額,劉建春持有鎮江星豐30.82%的出資份額。按此計算,劉建春、劉家誠父子將從3007.72萬元中分得2319.89萬元。
截至2024年6月末,長江能科手持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635.8萬元,同期末,公司的短期借款為998.48萬元,手頭資金足以覆蓋短期債務。
整體來看,長江能科各期末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7.98%、52.83%、46.88%及39.28%,整體呈下降趨勢。
附:長江能科上市發行中介機構清單
保薦機構: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會計師事務所: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律師事務所: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