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遞表前分紅7000萬:人均消費持續下滑,高端定位或挑戰重重
日前,巴奴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奴)遞表港交所,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招銀國際。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 ?作者|廖紫雯
作為中國品質火鍋市場的頭部品牌,巴奴以“毛肚+菌湯”為核心產品,2024年占據3.1%的市場份額,直營門店數量達145家,覆蓋全國39個城市。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巴奴營收從14.33億元增長至23.07億元,凈利潤扭虧為盈至1.23億元,但2025年一季度人均消費由上年同期148元下滑至138元。
市占率3.1%,今年分紅7000萬
招股書介紹,巴奴是中國最大的品質火鍋企業,以“毛肚+菌湯”為招牌產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中國品質火鍋市場中按收入計的最大火鍋品牌,于2024年占據了3.1%的中國品質火鍋市場份額。
2022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巴奴實現營收分別為14.33億、21.12億、23.07億、7.09億;期內利潤分別為-519萬、1.02億、1.23億、5516.2萬。
于往績記錄期間,巴奴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公司位于中國餐廳的運營相關服務,小部分收入來自銷售調味品及食材以及其他。
報告期內,巴奴的餐廳運營相關服務實現收入分別為13.97億、20.45億、22.54億、6.96億,營收占比分別為97.5%、96.8%、97.7%、98.2%;調味品及食材銷售營收占比分別為2.2%、2.8%、2.0%、1.6%。
報告期各期末,巴奴的餐廳數量分別為86家、111家、144家、144家;期內開設餐廳數量分別為11家、25家、35家、3家;期內關閉餐廳數量分別為8家、0家、2家、3家。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按城市等級劃分,除在一線城市開設的31家門店外,巴奴在二線及以下城市共設有114家門店,截至同日占餐廳總數的78.6%。此外,巴奴共運營145家直營店,直營門店網絡覆蓋全國39個城市,其中,河南區域擁有53家門店,除河南外的全國市場擁有92家門店。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指出,二線市場肯定對價格更為敏感,但好在經營利潤率會高一些,店租人工都會比一線市場有優勢,所以需要在選址和客流方面取得平衡,不能盲目擴張。
此次招股書披露,巴奴計劃于2026年至2028年在中國分別開設約52家、61家及64家新餐廳。
同時,招股書披露,本次公司募集資金將用于拓展自營餐廳網絡,從而擴大地域覆蓋并深化市場滲透;提升業務管理和餐廳運營的數字化水平;品牌建設;供應鏈優化,包括中央廚房及衛星倉的建設及擴建;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股權結構方面,杜中兵及韓艷麗(互為配偶)通過(1)D&H (BVI) LTD控制本公司已發行股本之75.26%;及(2)BANU UNITED LTD持有本公司已發行股本之8.11%,可行使公司合共約83.38%的投票權。
于2025年1月,公司向股東宣派股息7000萬元,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該等股息已全額派付,杜中兵夫婦分得超過5000萬元。
一季度人均消費下滑至138元
報告期各期,巴奴的服務顧客總量分別為984.7萬、1432.8萬、1682.7萬、541.3萬。
2022年-2024年,巴奴的顧客人均消費分別為147元、150元、142元;其中,一線城市顧客人均消費分別為183元、179元、165元;二線城市顧客人均消費分別為150元、150元、141元;三線及以下城市顧客人均消費分別為126元、128元、123元。
2025年一季度,巴奴顧客人均消費達138元,上年同期該數額為148元;其中,一線城市顧客人均消費較上年同期176元下滑至159元,二線城市從148元下滑至138元,三線及以下城市從128元下滑至119元。
整體而言,顧客人均消費整體出現一定下滑。
林岳指出,巴奴客單價持續下滑,說明高端品質火鍋在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天花板比較明顯,人均120元以上的品質火鍋僅占火鍋市場1.16%(約71億元規模),雖然巴奴占據了頭把交椅,但是增量市場有限。
根據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發展現狀及消費行為調查數據》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火鍋行業市場規模為6413億元,2025年預計將達到6689億元,增速將從2021年的18.09%降為2025年的4.3%。
據該報告,在2025年中國消費者選擇火鍋店時考慮因素中,特色菜品以35.34%的占比成為消費者選擇火鍋店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其次是價格優惠和品牌口碑,分別占比32.93%和32.71%。
六月中旬,高端品質火鍋頭部品牌海底撈在部分門店推出工作餐業務,如西安開元店推出20元/位的工作日自助午餐,包含熱菜、涼菜、水果、飲料等多種餐食。同時,據財報披露,2024年,海底撈顧客人均消費達97.5元,上年同期為99.1元。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巴奴是否要跟隨海底撈向平價調整,得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若巴奴跟風平價化,會面臨諸多問題。從品牌定位看,巴奴一直主打高品質,消費者對其有較高品質期待,若大幅降價,易讓消費者覺得品質下滑,損害品牌形象。在成本方面,高品質食材成本高,降價壓縮利潤空間,可能影響供應鏈穩定和服務質量。而且,市場上已有眾多平價火鍋品牌,競爭激烈,巴奴若貿然進入,未必能占優勢。不過,巴奴可以通過結構性調價(如優化產品組合、提升運營效率)而非單純降價,同時強化品質感知,以在平價化浪潮中保持競爭力。
今年2月25日,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在“毛肚火鍋發展研討會”直播中表示,“火鍋不是服務底層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個麻辣燙”,這一言論迅速引發大眾熱議。
2月27日,杜中兵通過其抖音回應稱言論被斷章取義,本意是建議經濟條件有限的消費者理性消費。3月3日,他再次發布視頻,承認自己的言論存在“爹味說教”,并表示將調整溝通方式,與年輕人共同成長。
早在2023年,巴奴曾因“18元5片土豆”事件被指價格虛高。事后,巴奴解釋稱,由于管理失誤導致顧客產生誤解,5片土豆實際售價應為9元。彼時,杜中兵回應稱,指出巴奴的“富硒土豆”包含產品本身、環境、服務以及全供應鏈價值,所以暫時不考慮降價。
一線城市市場環境劇烈變化
此次招股書披露,2022年-2024年,公司的翻臺率整體分別為3.0次/天、3.1次/天、3.2次/天;一線城市的翻臺率分別為3.9/天、3.6/天、3.6/天;二線城市的翻臺率分別為2.9次/天、3.0次/天、3.1次/天;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翻臺率分別為2.8次/天、3.0次/天、3.1次/天。
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體翻臺率為3.7次/天,上年同期為3.0次/天;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翻臺率分別為4.1/天、3.6次/天、3.7次/天,上年同期分別為3.2次/天、2.9次/天、3.1次/天。一線城市翻臺率最高,但2022-2024年呈下降趨勢,2025年一季度小幅回升。
林岳指出,火鍋本質是市井餐飲,海底撈降價后翻臺率升至4.1次,說明平價流量模型更適應當下市場。巴奴面臨的問題,是大環境、品牌信任危機與主動策略調整的綜合結果。高端火鍋的溢價空間正被壓縮,但巴奴通過降價換取翻臺率提升,算是暫時穩住了基本面。
此外,2022年-2024年,巴奴每家餐廳平均每日顧客量整體分別為387人、398人、372人;一線城市分別為426人、389人、351人;二線城市分別為399人、409人、388人;三線及以下城市分別為354人、384人、357人。整體呈現不同幅度的波動態勢。
一季度該態勢出現好轉。2025年一季度,公司每家餐廳平均每日顧客量整體達420人,上年同期為378人;其中,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每家餐廳平均每日顧客量分別為393人、429人、422人。
2022年-2024年,公司的餐廳平均每日銷售額整體分別為56903元、59766元、52667元;其中一線城市77853元、69863元、57998元;二線城市59731元、61356元、54665元;三線及以下城市44695元、49234元、43813元。
2025年一季度,餐廳平均每日銷售額整體達57688元,上年同期為56122元;其中,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餐廳平均每日銷售額分別為62364元、59041元、50273元。
日均銷售額方面,一線城市銷售額大幅下滑,2025年一季度雖回升至62364元,但仍未恢復至2022年水平。
林岳指出,一線市場肯定會面臨“高端定位”與“消費降級”的不可調和性,客單價下滑也影響利潤率,在有限的存量市場中需要找到突破口,比如引入高端食材、跨界營銷、發展中低端子品牌等,才能有機會迎來業績增長。(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