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遺產爭奪迷局,宗馥莉該給娃哈哈國資和公眾一個交代了
三次問鼎中國首富,一年花不了5萬塊,抽煙抽18元的便宜煙,出差坐經濟艙,常年穿著一雙幾十元的布鞋,企業家宗慶后這深入人心的節儉形象,早已成為大眾對他的鮮明印象。
文 | 張佳儒? 來源|尺度商業
在家庭生活的對外塑造中,宗慶后同樣堪稱楷模。他與夫人施幼珍結婚后,育有獨女宗馥莉,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其安穩低調的家庭生活,也為外界所熟知。
如今,宗慶后“一妻一女一布鞋”的經典形象正遭遇嚴峻挑戰。近期,媒體廣泛報道,三名自稱是宗慶后子女的原告起訴宗馥莉,要求凍結18億美元家族信托基金,分割并繼承宗馥莉名下持有的娃哈哈集團29.4%股權。
更有媒體引用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信源對外披露,除了公眾熟知的宗馥莉外,宗慶后另有6個子女,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3人宗繼昌、宗婕莉和宗繼盛,均為美國國籍。2023年春天,宗慶后與宗馥莉因為改遺囑的事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接連不斷的消息,讓宗家本就復雜的家族關系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外界的關注重點,也從最初的遺產繼承,延伸到對娃哈哈股權結構、利益分配乃至國有資產安全的深度拷問。
據報道,宗慶后生前設立的家族信托基金涉及高達18億美元資金,信托基金是否真實存在?這筆巨額資金究竟源自何處?是否涉及外界質疑的侵占國資利益?
在宗馥莉掌權后,娃哈哈關閉了10余家分廠的生產線,這些被關閉的分廠所在公司,不乏宗慶后其他子女以及子女生母杜建英的身影。宗馥莉的決策,究竟是出于優化企業經營的考量,還是爭奪遺產策略的一部分?
圍繞娃哈哈相關資產展開的遺產爭奪,不僅關乎家族內部的利益糾葛,更關乎國有資產的安全與公眾的利益。
無論從國資利益角度,還是企業治理角度,作為娃哈哈集團第二大股東,以及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宗馥莉都不能再沉默了,必須以切實的行動回應各方關切,給國資和公眾一個清晰、負責任的交代。
“布鞋老總”的18億美元信托
與娃哈哈體外循環商業帝國
“你說我什么首富也好,什么也好,多么有錢。只要不拿出去送給老外,就應該都是我們中國人的財產。”“我就吃這么點,用這么點,錢還是拿來再投資,再來解決就業,再為國家創造稅收,說到底,還是社會的。”
如今,宗慶后生前這些關于財富的講話視頻被網友翻出,字里行間的堅守與當下的遺產紛爭形成了鮮明對照。其也讓外界好奇,這位素來以節儉自持、立志將財富奉獻社會的 “布鞋老總”,真的為了美籍子女設立21億美元家族信托基金嗎?資金又從何而來?
三名原告方聲稱,宗慶后早在2003年就指示財務團隊設立信托,承諾給三名子女每人7億美元,資金來源為娃哈哈集團未來分紅。截至2024年初,該賬戶余額約18億美元,尚有3億美元未到位。
那么,二十多年來,娃哈哈集團分紅有多少?
根據公開信息,娃哈哈集團并非上市公司,因此,財務和高管薪酬并不公開。然而,從媒體報道的信息推算的國資股東獲得的分紅來看,宗慶后獲得的分紅難以支撐18億美元信托。
企查查顯示,娃哈哈集團有三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為國資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6%,第二大股東為宗馥莉,持股比例為29.4%,第三大股東為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為24.6%。
媒體報道,根據多位持股會員的介紹,娃哈哈集團1999年改制后,娃哈哈管理層和入股的職工每年分紅都不低于每股0.8元,如果按照比例換算,杭州國資每年的分紅大約為2億元,20多年來累計接近50億。
宗馥莉所擁有的娃哈哈集團 29.4% 持股,系繼承自宗慶后。按照持股比例,宗慶后的分紅不應高于國資大股東。
需要澄清的是,為了支持娃哈哈集團發展,杭州國資幾乎沒有拿到實際的分紅,要么將借給娃哈哈集團使用,將分紅借款利息獎勵給經營者和職工,要么不拿分紅。娃哈哈集團長期名義上不分紅,但管理層和職工持股會的分紅會以“資金往來”名義拿走。
隨著遺產糾紛的持續深入,宗慶后除娃哈哈集團分紅外是否存在其他資金來源,愈發成為公眾聚焦追問的核心。
根據媒體報道,在國資為第一大股東的娃哈哈集團之外,娃哈哈管理層還建立了一個跟國資無關的體外循環商業帝國。經濟參考報曾報道,2022年,娃哈哈集團資產占“娃哈哈系”總資產的15.67%,營業收入僅占2.74%,凈利潤僅占0.39%。
另有工商登記顯示,今年6月的“娃哈哈系”境內總計有200多家公司,而娃哈哈集團總計投資的只有16家,絕大部分成立于2002年之前,且皆處于非控股狀態。有觀點質疑,“這是典型的‘窮廟富和尚’,涉嫌國有資產流失。”
如今,隨著宗慶后18億美元信托基金的曝光,對于這筆資金的來源的質疑聲浪漸起。
從國資和公眾視角看,宗馥莉不該再沉默,應該公開這筆引發爭議的信托相關的全部信息,比如信托基金是否真實存在,還包括信托基金資金來源以及宗慶后收入來源。
在體外公司利潤轉移的質疑問題上,宗馥莉更需要直面公眾,詳細披露宏勝集團等體外公司與娃哈哈集團之間的業務往來情況以及體外公司的利潤分配機制,以徹底澄清這些公司是否存在侵占國資利益的行為,回應外界的重重疑問。
最新消息顯示,宗家遺產風波還在升級。媒體報道,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前期也接到了很多相關電話和投訴,我們一直在處理,已經有(成立)專班在介入處理,我們也希望盡快能處理這個事情。”
“今麥郎代工風波”警示:
家族私斗不應侵蝕娃哈哈品牌與品質防線
對于遺產爭奪風波,宗馥莉掌管的娃哈哈方面曾有回應,稱是家族內部事務,與公司的運營及業務無關,公司不會提供任何回應。
這樣的回應難以令外界信服,畢竟一旦宗馥莉敗訴,其持有的娃哈哈集團29.4%的股權面臨分割風險,怎么會與公司的運營及業務無關?
此外,宗慶后作為娃哈哈集團的創始人和靈魂人物,其節儉底色與財富觀,更成為公眾對娃哈哈產生好感與信任的重要情感紐帶。其個人形象所遭遇的沖擊,若不能及時修復,或將對娃哈哈的品牌聲譽造成持續傷害。
在遺產爭奪風波前,娃哈哈的品牌形象已經因“今麥郎代工風波”遭受沖擊。值得注意的是,“今麥郎代工風波”與如今的遺產爭奪風波,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2025年5月,有消費者發現,娃哈哈純凈水為今麥郎代工,引發市場對其代工模式、品牌及產品質量的質疑,侵蝕娃哈哈品牌與品質防線。公開報道顯示,娃哈哈之所以由今麥郎代工,主要是因為娃哈哈關閉了10余家分廠的生產線。
21世紀經濟報道,被關閉的這些分廠里,部分來自陜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啟力飲料有限公司、深圳娃哈哈榮泰實業有限公司、大理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有限公司等。
這些公司中,部分公司有一個共同點:出現了宗慶后其他子女以及子女生母杜建英的身影。
企查查顯示,陜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杜建英為董事;深圳娃哈哈榮泰實業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啟力飲料有限公司共同的大股東 “廣元金信投資有限公司”,宗馥莉持股 60%,杜建英持股 40%。
宗繼昌在大理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等擔任董事職務,而宗婕莉、宗繼昌在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有限公司任董事一職。
娃哈哈關停生產線的同時,也在大手筆擴建生產線。比如,今年3月份,投資10 億元的娃哈哈項目簽約河源市,報道顯示,此次簽約,宏勝飲料集團被授權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生產娃哈哈系列產品。
宏勝飲料集團是娃哈哈集團的體外公司的代表,多年來承接娃哈哈產品的代加工業務。在2021 年,宗慶后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宏勝飲料的利潤比娃哈哈高。2022年,宏勝飲料集團以營收104.21億元和營收超500億元的娃哈哈集團一起登上“2022浙商制造業百強榜”。
從股權上看,宏勝飲料集團與娃哈哈集團沒有股權關系。上市公司萬凱新材的公告中,曾披露了作為戰略配售投資者宏勝飲料集團的相關信息:由宗馥莉100%間接持有,宗馥莉是宏勝飲料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不難看出,在宗馥莉的主導下,娃哈哈品牌的商品,越多由宏勝飲料集團的代工生產,宗馥莉的受益就會越大。
這不免令外界心生疑竇:宗馥莉主導的產線轉移的策略,究竟是正常的企業經營調整,還是暗藏著遺產爭奪的深層邏輯?
無論背后動因如何,娃哈哈的產線轉移引發的 “今麥郎代工風波”,已對娃哈哈品牌形象造成實質性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娃哈哈品牌資產的所有權歸屬娃哈哈集團,代工風波以及爭奪遺產帶來的聲譽損害,已然對國有股東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失。
從公司治理角度,宗馥莉也不能再沉默了,對于娃哈哈品牌形象造成的損失,得拿出實實在在的補救辦法,更應建立健全內部治理機制,確保企業決策不受家族紛爭的過度干擾。
作為曾經深受公眾知曉的國民企業,娃哈哈的發展既關乎市場民生,更牽涉國有資產權益,其每一項重大決策都理應置于陽光之下,接受社會監督。社會期待的,無疑是一個治理規范、始終將股東利益放在心上的娃哈哈。
如今,宗馥莉唯有以坦誠姿態直面公眾關切,徹底厘清遺產爭奪中的種種疑云,才能重塑企業公信力,讓娃哈哈在健康、透明的環境中實現持續發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