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團隊老東家出局,侯玉清空降通則康威IPO
單建新、王伍、夏榮平及程洪衛是職場上的老搭檔了。
文|瑞財經 作者|楊宏彬
他們曾為李金龍工作很長時間。1998年2月,單建新、王伍、夏榮平同時入職太光通信,一年之后,程洪衛也加入其中,一直任職到2002年2月。
2002年2月,通則技術成立。之后4人也加入其中,一直任職到2019年,均是擔任高層。
2019年3月,通則康威成立了。但這家公司與太光通信及通則技術不同,并非由李金龍控制,成立時最大股東為單建新,王伍、夏榮平及程洪衛亦為股東,李金龍雖然持股,但占比僅有10%。
除4人組外,通則康威還有多位初始股東都曾任職于通則技術。今年6月,通則康威沖刺深交所創業板,而李金龍早在2021年從通則康威出局。
不過,通則康威現在的實控人并非4人組中的成員,而是專門請來的侯玉清,此人目前控制著通則康威53.62%的股權。
實控人空降,入股金額未知
通則康威成立于2019年3月,注冊資金1億元,由單建新、王伍、李金龍分別持有63%、27%及10%。
其中,單建新、王伍所持部分股權是替陳玉、姜漢、夏榮平等15名自然人代持,這15人合計應持有通則康威26.1%的股權,與單建新、王伍同為通則康威的創始團隊。
2020?年?12月,通則康威的代持關系解除,陳玉、姜漢、夏榮平3人直接持有通則康威,管潤明退股,剩余11人通過通康創智投資持有通則康威。
2021年2月,通則康威希望長期深耕?ICT?領域且具有豐富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經驗的人來掌舵公司,于是邀請侯玉清加入。當時,侯玉清與他控制的通康投資,獲得了通則康威46.0350%的股權,但招股書并未指出侯玉清獲得股權所花費的金額。
2022年初,通則康威注冊資金1億元,最大股東為侯玉清,持股比例31.65%。單建新、王伍分別為第二及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4.00%及13.00%。通康投資的持股為10.00%,通康創智投資持股為11.97%。
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引入了投資人浚泉修能、創東方、海匯科創、金騰產業投資、新州精華壹號,獲得投資約1.35億元。并引入員工持股平臺通康創仁投資,為公司增資61.5萬元,作價185.73萬元。
截至遞表,侯玉清直接持有通則康威28.95%的股權,并通過擔任通康投資、通康創智投資、通康創信資本、通康創義資本、通康創仁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控制通則康威24.67%的股權。因此,侯玉清為通則康威實際控制人,控股比例53.62%。
董監高多數成員來自通則技術,部分商標、軟件著作權取自該公司
目前,侯玉清在通則康威擔任董事長。1990起,侯玉清長期任職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以及其旗下的上市公司杰賽科技(現稱“普天科技”,002544.SZ),曾任杰賽科技技術中心有線寬帶項目部總經理、網絡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技術中心副主任。
官網顯示,普天科技是全國最大的軌道交通專網通信供應商、最大的獨立第三方通信規劃設計院、最大的特種印制電路板制造商。公司業務集中在公網通信、專網通信、智慧應用、智能制造四大業板塊。
離開普天科技后,侯玉清便加入了高新興(300098.SZ),一進去就坐上了總裁的位置,一年后又加入了董事會。
Wind顯示,高新興是通信基站、機房運維綜合管理服務系統的產品供應商,專注于致力通信行業運維信息化的發展,面向通信運營商提供運維綜合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及其軟硬件產品。
高新興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期內業務聚焦“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等戰略賽道,主要產品及服務分為“車載終端”“電子車牌及車路 云”“智慧政法及視頻云”“動力環境監控”產品等。
侯玉清于2019?年?12?月卸任高新興總裁,2021?年1?月卸任高新興董事。卸任總裁后,侯玉清在高新興領取的薪資大幅下滑。wind顯示,侯玉清2020年在高新興領取的薪資為9.51萬元,2019年他的薪資為71.88萬元。
而2024年,侯玉清在通則康威領取的薪資為56.25萬元。
通則康威的其他非獨立董事、高管、監事中,除監事楊杰外,均為公司創始團隊,包括董事、總裁單建新;董事、副總裁徐正偉、王伍;副總裁陳玉、姜漢、程洪衛;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肖發勇;監事會主席夏榮平;監事顏斌。
姜漢、肖發勇也曾任職于杰賽科技,前者曾擔任工程師,后者則歷任財務經理、財務部總經理助理、監察審計法務部副部長、內審負責人。
值得一提的是,單建新、王伍、夏榮平、顏斌、陳玉、程洪衛,以及通則康威目前的研發共享平臺總監兼軟件測試部總監簡亮,都曾任職于一家名為通則技術的企業。
招股書則明確指出,通則康威設立時,部分業務、人員來源于通則技術。通則康威曾通過通則技術進行部分產品銷售,2022年的銷售金額為98.36萬元。此外,通則康威的部分商標、軟件著作權都是自通則技術取得的。
天眼查顯示,通則技術成立于2002年2月,注冊資本50萬元,由陳淑嶺、單建新、王伍、夏榮平、程洪衛持有,招股書顯示,通則技術實控人為李金龍。該公司已于2023年12月被注銷。
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曾向李金龍租賃房產,各期支付租金205.09萬元、137.09萬元及69.65萬元,2024?年?8?月,雙方終止租賃協議。
上文提到,李金龍曾持有通則康威股權,但其于2021年5月退出通則康威。
收入主要來自境外,2024年大客戶采購額大增
通則康威主要從事自主型號系列寬帶連接終端設備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按照應用場景、形態和功能差異,公司的產品可分為CPE?類產品、便攜式產品、工業電子產品三大類。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46億元、9.94億元及11.31億元。
CPE?類產品為通則康威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產品收入占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76.03%、83.30%、80.57%。
通則康威的CPE?類產品為4G/5G FWACPE等,主要功能為將基站無線網絡信號(如?4G、5G)等轉換為以太網或WiFi信號,為用戶終端設備提供相對固定位置下的寬帶接入,為手機、電腦、智能家居等各類終端提供網絡連接。
便攜式產品是通則康威的第二大收入來源,產品收入占比公司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11.27%、10.44%、14.06%。
通則康威的便攜式產品是CPE?類產品功能的小型化和便攜化,根據功能齊備性的差異可分為?4G/5G MIFI、Dongle、MIFI模組產品等,除具備便捷式的無線寬帶連接功能外,還可以實現內網互聯,支持企業、高校、政府等用戶機動性遠程訪問總部服務器資源,以便移動安全辦公使用。
通則康威的客戶要客戶群體以境內外電信運營商為主,核心客戶包括?EITC、Ooredoo、MTN、Airtel、Vodafone、Axiata、Orange、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全球主要運營商。
2022年-2024年,前五大客戶為通則康威貢獻了47.06%、66.22%、69.34%收入,最大客戶為其貢獻了15.41%、25.10%及26.96%的收入。
各期內,通則康威前五大客戶多為境外電信運營商,其中最大客戶分別為MTN、EITC及Airtel。
Airtel在2022年及2023年也為通則康威的前五大客戶,采購金額分別為6,253.75萬元及1.08億元。而2024年,其向通則康威的采購金額大幅增長,達到了3.11億元。
因為大客戶多是境外電信運營商,因此通則康威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境外。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來自境外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75.58%、81.32%及84.52%。
核心產品毛利率連降,境外服務費3年花1.11億元
除了主營業務收入外,通則康威還有少量的配件材料銷售、受托研發、運維服務等收入。2022年-2024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9.62億元、10.25億元及11.52億元。
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8.41%、30.60%及27.77%,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8.50%、30.70%及27.86%。
分產品來看,通則康威最核心的CPE?類產品毛利率是逐年下滑的,各期分別為30.91%、29.84%及27.78%。而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便攜式產品的毛利率在2023年明顯提升后,又在2024年下滑,各期分別為21.12%、32.32%及28.10%。
各期內,通則康威可比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的均值分別為31.47%、31.67%、29.92%。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通則康威最主要的費用為銷售費用,各期分別為8,750.24萬元、1.09億元及1.22億元,費用率分別為9.10%、10.62%、10.58%。
境外服務費是通則康威銷售費用最主要的構成,各期分別為3,981.59萬元、3,473.57萬元及3,606.63萬元,3年合計約為1.11億元。
招股書指出,通則康威的境外服務費主要是公司基于市場開發和客戶維護,與境外具有市場資源和服務能力的服務商建立合作關系,由服務商提供市場和銷售相關服務所產生的費用。
業務招待費及差旅費也是通則康威銷售費用的重要構成,各期分別為1,367.09萬元、2,361.02萬元和3,140.69萬元,3年合計為6,868.8萬元。
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的研發費用分別為5,183.22萬元、6,733.82萬元及8,916.43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39%、6.57%及7.74%,而與之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12.84%、15.06%及14.99%。
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均實現盈利,凈利潤分別為9,464.11萬元、1.07億元、8,035.44萬元。
無短期及長期借款,募資3億元補流
由于持續的盈利,通則康威的經營現金流持續凈流入,各期流入資金1.51億元、5,014.07萬元及4,476.12萬元。
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的融資現金流多為凈流出,各期融資現金流凈額分別為-7,942.63萬元、1.62億元及-1,147.94萬元。
2022年,通則康威償還了7,016.97萬元的債務,此為期內融資現金流凈流出的主要原因;2023年,通則康威吸收到約1.12億元的投資,因此融資現金流為凈流入。
截至2024年末,通則康威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3億元,同期末,公司并無短期及長期借款,短期流動性壓力較小。不過,通則康威此次IPO的募集資金中,仍有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性。
整體來看,各期末,通則康威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6.56%、42.34%、42.72%,而同期末,與之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52.02%、51.40%及50.28%,通則康威的資產負債率多低于行業水平。
附:通則康威上市發行中介機構清單
保薦人、主承銷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律師:北京國楓律師事務所
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評估機構:國眾聯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