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招行等五機構被重罰3.66億 去年銀保監會共罰沒22.75億
近期,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華夏銀行、渤海銀行、東亞銀行和招商銀行等機構及相關責任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合計罰款3.66億元。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5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顯示,近期該機構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中國銀行、華夏銀行、渤海銀行、東亞銀行和招商銀行等機構及相關責任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合計罰款3.66億元。
銀保監會指出,針對華夏銀行理財信披不合規、理財資金對接本行信貸資產、提供與事實不符的材料、部分理財資金未托管等27違法項違規事實,依法對該行處于9830萬元罰款,對1名責任人員予以警告并處罰款5萬元,對1名責任人員予以警告處罰。
針對中國銀行存在的違規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未按規定向投資者充分披露理財產品投資非標準化債權風險狀況、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搭售保險產品、遲報案件信息等36項違法違規事實,銀保監對該行處以8761.355萬元罰款,對1名責任人員予以警告處罰。
針對渤海銀行存在的理財資金為客戶入股其他商業銀行提供融資、理財產品之間風險未完全隔離、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等34項違法違規事實,銀保監會對該行處以9720萬元罰款,對2名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警告并處罰款5萬元。
針對東亞銀行存在的違規發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同業存款變相納入一般性存款核算,虛增存款規模、監管統計數據多次錯報等18項違法違規事實,銀保監對該行處以1120萬元罰款。
針對招商銀行違規變相降低理財產品銷售門檻、理財資金池化運作、高凈值客戶認定不審慎、面向不合格個人投資者銷售投資高風險資產或權益性資產的理財產品、信貸資產非真實轉讓、票據轉貼現假賣斷屢查屢犯、理財資金認購商業銀行增發的股票和瞞報案件信息等28項違法違規事實,銀保監會對該行處以7170萬元罰款,對1名責任人員予以警告處罰。
上述處罰決定被通報后,招商銀行回應稱,相關事項源于2018年銀保監會開展的現場檢查,該行高度重視監管意見,自2018年以來,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逐項落實整改要求,將繼續堅持從嚴治行、合規經營。
渤海銀行回應稱,此次處罰是基于2018 年銀保監會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該行高度重視相關問題,由行領導班子成員牽頭的整改小組,圍繞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實施整改,并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嚴肅問責。
除此之外,銀保監會還通報了2020年行政處罰情況。
根據通報,2020年銀保監會出6581件行政處罰決定,處罰機構3178家次,處罰責任人員4554人次。作出警告4277家/人次,其中機構328家次,個人3949人次。
2020年,銀保監會罰沒合計22.75億元。其中,罰沒機構21.56億元,罰沒個人1.18億元。
2020年,銀保監會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19家次,責令停業整頓2家次,限制業務范圍4家次,吊銷業務許可證2家,取消(撤銷)任職資格161人次,禁止從業312人。
銀保監表示,2020年強化了重點領域的查處。銀行業重點查處違規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違規向房地產提供融資、同業和理財業務未穿透管理及報送監管數據失真等行為。保險業領域重點打擊欺騙投保人、違規運用保險資金、編制虛假資料、虛構中介業務、利用業務便利牟取不正當利益等行為。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主動擔當作為,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執法體系,堅決打擊人為拉長融資鏈條、推高融資成本行為,高質量開展處罰工作。
注: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