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萬快遞小哥,今天送給東哥一個IPO:市值2800億
眼下,京東系獨角獸正在排隊IPO:京東科技、京東工業品、京東產發。
作者 I?劉博?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劉強東的第四個IPO來了。
投資界5月28日消息,京東物流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40.36港元/股,開盤大漲14.1%,按此市值高達2805億港元。
?
2007年,劉強東提出自建物流時,外界對這一舉動充滿了質疑。在經歷了14年的艱辛征程后,京東物流已然崛起成為物流領域的巨無霸,一年入賬730億元,坐擁近20萬快遞小哥。這一次,劉強東給4670名員工和關聯人士發了一個大紅包——約60億港元股權激勵。
?
一路走來,京東物流僅在2018年開放了唯一一輪融資,總額為25億美元,云集了高瓴、紅杉中國、凱雷集團、中國人壽、騰訊、招商局創投等知名機構。投資界獲悉,參與此輪融資還有君聯資本、鼎暉投資、凱輝等。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感嘆:“京東物流后面的融資競爭非常激烈,大家能投進去就贏了”。
?
現在,京東物流成為劉強東收獲的第4個IPO——繼京東、達達、京東健康之后的又一家上市公司。而他手上還有三只獨角獸——京東科技、京東工業品、京東產發。退居幕后的劉強東,依然在運籌帷幄著京東的巨無霸版圖。
劉強東死磕物流,干了14年,市值2800億港元
京東物流無疑是京東一直以來最燒錢的業務。
京東在2004年轉型電商后,由于業務多為外包,這也導致平臺出現的絕大部分投訴都來自物流環節。隨著2005年底京東開始銷售筆記本電腦,問題開始爆發了——3C數碼類產品價值高,一旦在運送過程中出現問題造成的損失很大。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物流的不信任感開始出現,覺得在運輸過程中電腦一定會被摔壞。
在這種情況下,2007年劉強東提出自建物流,要拿剛剛融來的1000萬美元投資物流,但卻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一家互聯網企業怎么能做物流呢?終有一天會把企業拖垮。
但劉強東堅持要做。為了說服投資人,劉強東先做出了預算——需要花10億美金,看到這一數字后,投資人充滿詫異:你連2000萬美元都還沒有融到,現在說要花10億美元?
彼時,外界一直在質疑京東燒錢。但在劉強東看來,京東燒錢是建大量的物流中心和信息系統,是實實在在轉化成了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轉化成了用戶體驗。“為用戶體驗燒錢,我覺得值得。因為燒錢一定要燒出核心競爭力,任何一家公司燒出核心競爭力你就可以成功?!眲姈|曾如是說。
2007年起,京東開始自建倉配一體化的物流體系;當年4月,京東設立華南區,覆蓋福建、江西、湖南、廣西、廣東、海南6個省。同年,京東又建立了自己的配送隊伍。隨后,在獲得新一輪戰略融資后,京東決定自建倉庫,一個龐大物流版圖漸漸浮現。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7500萬美元新資金的劉強東,處處碰壁,直到在2010年找到了人大師兄——高瓴創始人兼CEO張磊。沒想到,張磊直接告訴劉強東:"(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說明你根本沒看清楚你要做這個事情的困難和挑戰,你就得需要這么多錢”。
這是當時國內的早期互聯網企業的投資中單筆投資量最大的案子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錢多人傻"。但張磊很清楚,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最大的遺憾是當亞馬遜成立的時候,UPS已經很強大了,而京東在中國完全有機會成為“亞馬遜+UPS”的結合體,但要成為這樣的結合體,7500萬美元遠遠不夠。
在高瓴注資京東物流后的第二周,張磊帶著劉強東去了美國,雙方在沃爾瑪總部待了四五天,全面了解沃爾瑪的物流網絡和倉儲系統,并很快在京東展開了供應鏈再造和物流渠道優化。
至此,京東物流逐漸步入正軌,并成了京東最核心的護城河。2017年4月25日,京東物流決定獨立于京東集團運營,并開始戰略性地向外部客戶開放物流能力及資源。就這樣,京東物流從消費互聯網走向產業互聯網,京東的服務對象也逐漸從消費者走向消費者和廣大商家。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京東物流已在全國運營了超過800個倉庫,包含云倉在內,運營管理的倉儲總面積約為200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了28座大型智能化物流園區“亞洲一號”。
14年征途,京東物流今天終于站在了IPO敲鐘舞臺上,最新市值2800億元。坐擁三大上市公司的劉強東,也由此斬獲了自己的第四個IPO。
19萬快遞小哥,一年進賬730億,劉強東發了60億大紅包
京東物流靠什么撐起一個IPO?
招股書顯示,2018、2019及2020年,京東物流營收分別為人民幣379億元、498億元和734億元,其中2019年同比增長31.6%,2020年同比增長47.2%。其中,來自一體化供應鏈方面的收入,撐起了京東物流營收的半壁江山。
2020年京東物流為超過19萬家企業客戶提供服務,涉及快銷、服飾、家電、家居、3C、汽車和生鮮等多個行業,其中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達到5.27萬家,相比2018年增長62%。
但京東物流所面臨的虧損問題也不容忽視。公開資料顯示,京東物流業務自身連續12年持續虧損,甚至劉強東曾一度宣布京東物流“賬上現金只夠虧兩年”。與營收相對應的是,其2018、2019及2020年產生的虧損凈額分別為28億元、22億元及40億元。
那么京東物流的錢都花哪了?以2020年為例,京東物流的營業成本達670億元,占到了同年總收入的91.4%。而營業成本中倉儲、分揀、配送等一線員工的福利開支為261億元,占比達到35.5%。按招股書披露的2020年底一線員工數量進行保守估算,平均每位員工年支出近11萬,月支出近9000元。這是什么概念?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上海2020年的人均月收入也不過6019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前的2020年10月,經董事會批準,劉強東被授予期權,可根據股權激勵計劃購買京東物流9918.67萬股普通股,占京東物流股份的2%。按照每股40.36港元的發行價計算,這批股權激勵的總價值約為40億港元。而包含CEO余睿在內的39名董監高同樣被授予了股權,這39名京東物流高管人均130萬股。
此外,京東物流還授予了總計4670名京東物流員工和關聯人士1.3億股,按開盤價計算約為60億港元。其中291人授予10萬股以上,1286人授予2萬股至10萬股,另有3093人授予2萬股以下??梢灶A見的是,隨著京東物流成功上市,必定又有一大批人躋身富豪行列。
高瓴、紅杉中國、騰訊都來了,“大家投進去就贏了”
站在京東物流背后,VC/PE陣容堪稱豪華。
此次IPO,京東物流引入了包括軟銀、淡馬錫、Tiger Global、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及中國誠通投資、黑石、Matthews Funds和Oaktree等7名基石投資者。
而此前,京東物流獨立后,僅在2018年開放了唯一一輪融資,總額為25億美元,云集了高瓴、紅杉中國、凱雷集團、中國人壽、騰訊、招商局資本等知名機構。
目前,高瓴持有京東物流股份比例為2.9%。張磊感慨:“11年前我們首次投資京東時,就達成了關于物流體系的共識。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多年來對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深耕,京東物流提供的高品質物流服務、以及‘倉配一體’綜合性解決方案,不但給消費者帶來了超出預期的體驗,更提升了社會整體的物流效能?!?/span>
伴隨著京東物流成功上市,紅杉中國收獲繼中通快遞,德邦物流,達達集團之后第四家物流上市企業。2018年,紅杉中國在京東物流A輪融資中,便作為領投方之一投資京東物流。
紅杉中國合伙人郭山汕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京東物流以“技術驅動,引領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續發展”為使命,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拔覀兿嘈牛〇|物流的成功上市只是一個起點,期待企業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物流供應鏈的健康發展提供新動能?!?/span>
而鮮為人知的是,京東物流背后其實還有君聯資本、鼎暉投資、凱輝基金等投資機構。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感嘆:“京東物流后面的融資競爭非常激烈,大家能投進去就贏了”。
同樣參與了京東物流A輪融資的君聯資本,見證了京東物流從分拆到成功上市的整個過程。君聯資本總裁李家慶表示:“君聯資本在物流供應鏈領域一直有著系統化的研究和長期持續的行業積累,結合行業集約化、結構變化及金融和科技創新,持續尋找供應鏈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對于京東物流,投資方之一凱輝則認為是物流頭部玩家中特別的一個存在:與其它提供標準化服務的物流企業不同,京東物流針對不同行業提供定制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滿足不同類型商品的儲存和運輸需求。同時,京東物流的管理團隊由在供應鏈及物流行業以及管理方面擁有十余年經驗的高管組成,也有著創新思維。這也是為什么能夠與傳統物流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的根本原因。”
劉強東,已經坐擁四大上市公司,旗下三只獨角獸正排隊IPO
京東物流,現在成為劉強東收獲的第4個IPO——繼京東、達達、京東健康之后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劉強東通過Max Smart Limited及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為JD.com的實控人,JD.com通過其全資子公司Jingdong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間接持有京東物流79.12%的股份,也就是說,劉強東依舊是京東物流的實控人。
從2020年開始,劉強東進入了一個收獲期。2020年6月5日,達達集團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之后股價從16美元/股的發行價漲到45美元/股,市值超100億美元。早在2016年,達達與京東集團旗下O2O子公司京東到家合并,招股書顯示,作為達達集團最大股東和IPO基石投資者,京東集團持股高達47.4%。隨后,京東集團完成二次上市登陸港交所,在港股市值超萬億港元。招股書顯示,劉強東持股京東14.7%,擁有高達78.4%的投票權。
更能讓外界體會到京東系成長壯大的,是京東四大獨角獸陣營的形成。去年4月24日,京東工業品已簽署2.3億美元A輪融資協議,投后估值超20億美元,一躍成為工業品領域內估值最高的公司。今年3月,京東旗下基礎設施物業管理子公司京東產發剛剛宣布,獲得了高瓴和華平投資的A輪聯席領投,交易總額為7億美元。至此,劉強東手中京東科技、京東工業品、京東產發三大獨角獸,并坐擁京東、達達、京東健康、京東物流四大上市公司。
在京東系的獨角獸中,京東健康迅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2020年12月8日至今,京東健康股價已經從70.58港元的發行價上漲到111.5港元,市值達3551億港元。
今年1月11日京東集團宣布將云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正式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原京東數科CEO李婭云出任京東科技子集團CEO。這一系列的操作背后,顯然是在為繼續闖關IPO鋪路。
這兩年,劉強東已經悄悄退居幕后,但他依然運籌帷幄著京東的下一步。如今,社區團購成了京東的新發力點,在去年某次的京東高管早會上,劉強東甚至提出親自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至此,京東優選浮出水面?;蛟S社區團購即將跑出京東系的又一只超級獨角獸。
來勢洶洶,京東旗下獨角獸正排隊IPO。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