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承壓,擬收購標的“資不抵債”,愛嬰室不怕業績驚雷?
母嬰零售第一股經營現狀難掩暴雷風險。
花朵財經原創??
過去養孩子是吃飽就行,現在養孩子是傾其所有。
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這是當代父母共同的吐槽點和面臨的實際困難。
于是伴隨著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速滲透,相關生育政策也隨之呼之欲出。5月31日中央召開會議明確指出,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三胎政策一出,一時間引起了不少的網絡熱議。不過,針對生與不生這一話題,由于受經濟壓力影響,大多數人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這絲毫并不影響資本家借這股東風講講新故事。
擬收購標的“資不抵債”
作為“母嬰零售第一股”的愛嬰室,已率先吹響了擴張的號角。
8月9日晚,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以2億元收購盈峰消費產業控股有限公司、伍學剛先生持有的貝貝熊孕嬰童連鎖商業有限公司100%股權。
據了解,貝貝熊成立于2009年,主營業務主要分為母嬰產品銷售業務和母嬰服務業務兩方面。公司總部位于湖南長沙,主要市場分布于湖南、湖北及江蘇,是華中區域排名第一的母嬰連鎖公司。
愛嬰室表示,貝貝熊在門店分布區域上與公司重合率低,與其在市場開發、供應渠道、產品品類等方面存在一定互補空間。通過收購貝貝熊,上市公司可以實現快速切入華中區域,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
愛嬰室同時還吹噓著,貝貝熊的業務是公司較為擅長的行業,雖受出生率影響,但是國家已經在積極推進促進生育政策,公司相信從大的趨勢看,這個行業還是符合國家發展的行業。
沒錯,在本次收購計劃中,愛嬰室似乎亮出了“增熱點”的話術。不過公司這一舉動,并未取得資本市場的認可,截至8月11日,公司股價甚至還下跌了7.32%,報26.95元/股。
拆開本次收購的盲盒,盡管貝貝熊號稱“華中第一母嬰連鎖平臺”,但根據公告,貝貝熊的財務狀況并不理想,甚至已處于“資不抵債”的窘境。截至2020年底,貝貝熊凈資產為-1.72億元,2020年全年營收8.86億元,凈利潤虧損1841.02萬元。
針對本次收購議案,公司董事劉盛也投出了反對票的警示。
劉盛稱,對公司的協同效應表示支持,但是技術上面還是有擔憂,公司此次如成功實現對貝貝熊收購,預計公司賬面會產生較高的商譽,后期可能會產生計提減值的風險。
另一方面,愛嬰室也表達了整合需要時間,也許短期不能立刻看到效果,可能會存在市場開拓和經營管理風險,以及資源整合未達到預期效果的風險。
可公司同時也特別強調了,長期對公司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是有很大幫助的。那么,收購貝貝熊,究竟是禍是福?
當業內比較知名的貝貝熊,以賣身的方式收場,似乎已暗示了母嬰行業不容樂觀的預警。
業績承壓,難掩驚雷勢頭
即便身為母嬰行業率先上市的連鎖平臺,愛嬰室的經營壓力其實也并不小。
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56億元,同比下降8.29%;歸母凈利潤1.17億元,同比下降24.43%。到后疫情時代的2021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業績有所恢復,實現營業收入5.43億元,同比增長4.64%;歸母凈利潤1111.58萬元,同比增長25.89%。
然而,如果剔除疫情低基數影響,將當期數據與2019年同期營收5.45億元,凈利潤1776.32萬元比較,2021年一季度,愛嬰室經營業績依舊難掩頹勢。
分區域來看,愛嬰室門店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帶,上海地區對公司收入貢獻最大。2020年,公司在上海地區營收10.01億元,占公司總營收比高達44.37%。
在疫情前,公司的大本營上海地區早早顯露了業績承壓之勢。2016~2020年,公司在上海地區的營收分別為8.64億元、9.70億元、11.12億元、11.70億元、10.0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0.27%、12.31%、14.62%、5.23%、-14.42%。
不過,占公司總營收比5成左右的奶粉類產品,其收入也于2018年進入了放緩增長周期。2016~2020年,公司奶粉類營收分別為6.45億元、7.58億元、9.84億元、11.57億元、11.19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2.64%、17.47%、29.77%、17.55%、-3.23%。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自2014年起便實行了“單獨二孩”政策,隨后又于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生育,然而即便政策緊密鑼鼓的出臺,仍難以達到引導生育的效果。
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短暫上升到1786萬后,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又開始快速進入了下滑通道,到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已經下降至1465萬,人口出生率也下滑到了10.48%,創下新中國以來的新低。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是“單獨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均未能扭轉我國低迷的生育趨勢,因此更別談什么三胎政策了。而可預見的是,伴隨著出生率的下降,母嬰市場空間或將被進一步壓縮。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行業的慘烈競爭。據CBM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線下母嬰連鎖店中,擁有51~100家以及100家以上門店的占比僅有5.29%和4.12%。門店數量小于5的占比則高達49.41%。
貝貝熊經營了十余年,約有上百家門店,亦難抵行業寒冬及慘烈的競爭環境。然而,在市場萎縮,加之自身經營業績難掩頹勢之際,愛嬰室卻擬逆勢收購一家處于“資不抵債”,甚至虧損中的母嬰連鎖平臺,可見其中明顯暗藏著巨大的不確定風險。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愛嬰室的存貨周轉天數正在上升。2017~2020年,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99.44天、98.38天、109.63天、125.08天。而從盈利能力來看,愛嬰室凈資產收益率也已從2017年高峰期的27.29% 跌至僅11.12%。
這樣的經營現狀,無疑難掩愛嬰室后續業績驚雷的可能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