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銀保監會昨日連開兩場會,給了房企一次補票的機會
房地產的政策走向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來源:一號地產 ID:dichanyihao 作者:任之
一號說:
頭等艙也好,三等艙也罷
大家都在一條船上
11月12日晚,一則人民銀行召開會議的消息傳出,主要內容為:
會議強調,加快推動金融法治建設,提升金融服務保障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水平,堅決遏制金融服務業領域的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經濟社會民生的薄弱環節,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共同富裕。
最為關鍵部分是這樣表述的:堅決遏制金融服務業領域的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前一句表明政策走向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后一句則顯露出政策的落腳點仍在促進市場向好的方向轉變,至少不要出現意外。
幾乎是同時,銀保監會也開了一場類似的會議,披露出來的會議內容大抵也是如此:
會議要求,要毫不松懈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健全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持續整治影子銀行業務,加快推動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化解,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
結合最近房企內外融資現狀與風險暴露情況,這一表述仍大有深意。當前一系列暴雷房企對市場造成的嚴重沖擊,讓股市、債市乃至房市的投資者和購房者叫苦不迭,也讓監管層在出手時有些投鼠忌器,畢竟房地產上下游牽涉的確太多。
更重要的是在當前局面下,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需要把準脈、開好方、拿對藥。監管層為此更為慎重,特別是在金融監管上更加考量短期與長期態勢,主體與次生影響,力求以近乎“外科手術刀式”的方式拆雷,防風險與促發展協同,避免房地產市場整體硬著陸,切實維護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毋庸諱言,房地產市場長期以來積累的風險因子最近在資本市場頻頻暴露,從美元債違約到財富公司暴雷,從房企股債雙殺到單日集體漲停。這其中折射出房地產市場并不平穩,預期在莫名恐慌與莫名竊喜間無縫切換,一會兒天都要塌了,一會“央媽”出手救市了,全無應有的鎮定與冷靜。
實際上,近一段時間以來,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關注并不少,且大多給予正面預期引導。
9月24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1年第三季度例會,表示“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
9月2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會議要求,金融機構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
10月15日,人民銀行舉行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首次對信貸收緊的現象作出解釋,“個別大型房企風險暴露,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偏好明顯下降,出現了一致性的收縮行為,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他將這種變化稱為金融機構的“短期過激反應”。
此外,“部分金融機構對于30家試點房企‘三線四檔’融資管理規則也存在一些誤解,將要求‘紅檔’企業有息負債余額不得新增,誤解為銀行不得新發放開發貸款,企業銷售回款償還貸款后,原本應該合理支持的新開工項目得不到貸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業資金鏈緊繃。”
然而房地產市場似乎不但經不起摔打也經不起“唱多”,甚至于監管層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唱多,只是撒了幾顆“糖”,就讓市場瞬間上頭,感覺“我又可以了”,明明剛剛喊著“我覺得我還能再搶救一下”的也是你們啊。
11月9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召開房企代表座談會。座談會上,招商蛇口、保利發展、碧桂園、龍湖集團等多家公司表示近期均有計劃在銀行間市場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
這也只是一個意向性的表態,且不說這些表明有發債計劃的房企要么是央企國企,要么本身債務風險就不大,在這種場場合說這樣的話是不是也抱有一種“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理?
疊加這一預期,再接連曝出真真假假的利好,比如沈陽放松限購、高盛抄底、承債式并購調整“三道紅線”等,股票市場上就上演了一波漲停潮,債市也是強勢反彈貢獻臨停潮。
轉眼間,似乎違約暴雷已是很遙遠的事情,未來形勢一片大好。情緒轉換之快令人瞠目,而這正是令人不得不深思之處。
房地產市場從來不是孤立的市場,而是牽一發動全身的萬億市場,所以高層才會如此重視,監管才會如此慎重。但是房地產市場自身如果沒有一個健康、平衡的心態去面對危機又談何化解危機,更談何平穩健康發展?
或許根源就在于房地產市場過去太順遂了,從來就沒有想到過會有今天這樣的全行業“至暗時刻”,導致各類投資者、購房者等市場參與者與房企一道陷入了集體迷思,喪失了獨立研判市場的能力。
在上行周期,各類市場主體此呼彼應,吃著火鍋唱著歌乘火車;等到車到站了,還想吃著火鍋唱著歌不下車,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更何況在車到站以后,列車長要出來收票錢,沒買票的得趕緊補票,買了票的有沒有買短乘長,這都是列車長關心的問題。
畢竟乘客可以到站下車,但是火車還是要始終向前開的,如果都不買票,那么火車也就開不遠,而那些站在未來等著上車的乘客也就失去了再上車的機會。
現在就是給房地產一個補票的機會,還想吃著火鍋唱著歌跟著火車走的乘客,不能錯過這一次機會。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