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科創板一年后 京東科技擬在港重啟IPO
京東科技擬在香港IPO,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2020年9月,京東科技曾在科創板提交IPO申請,不過在政策趨嚴之后,不得不終止上市申請。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證監會官網顯示,京東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東科技”)于1月21日,向證監會遞交了《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1月24日的進度為“接收材料”。
據悉,京東科技正在與美國銀行、中信證券和海通國際合作推動在香港上市事宜,京東科技可能會在上市前進行一輪上市前融資。
有消息稱,京東科技計劃于2022年在港IPO,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
京東科技方面回應稱,對此事不予置評。
2020年9月,京東科技前身京東數科曾經向科創板提交了IPO申請。但是此后不久,關于金融科技企業上市的政策驟然收緊,2021年4月2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京東數科科創板審核狀態變為終止。
折戟科創板
2013年,京東集團將金融科技業務分拆出來,成立京東金融,2018年改名為京東數科,2021年1月,京東集團將云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后,成立京東科技。
2020年9月11日,上交所科創板披露了京東數科招股說明書。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20年6月,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54.69%、64.38%、65.77%和67.08%,呈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90.70 億元、136.16億元、182.03億元及103.2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8.20 億元、1.30億元、7.90億元及-6.70億元。
但其實,京東數科主要收入來自于網絡貸款業務,2020年上半年京東數科總營收103億元,其中兩個信貸產品京東金條和京東白條的收入分別為26億元和18億元,占總營收超過4成。
此時,關于金融科技領域的公司上市政策驟然收緊。
2020年11月3日,銀保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網絡小貸公司將迎來最嚴格監管。
包括京東數科在內,各大平臺的互聯網存款業務也遭遇監管層痛批,被指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
2020年12月21日央行召開會議,強調持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強調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規范發展,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另外一家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在IPO前夜被突然按下暫停鍵。
在此敏感時刻,京東數科突然換帥。
2020年12月21日,京東數科CEO陳生強被任命為京東數科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云接任京東數科CEO。?
陳生強2007年進入京東集團,2013年開始擔任京東數科CEO,先后推出京保貝、京東白條、京東金條、小白卡等產品,逐漸構建起京東數科的業務架構,并一路帶領京東數科走到了IPO門口。
讓一名合規負責人接替創業元老擔任京東數科負責人,解決懸在頭上的合規問題,或許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2021年4月2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京東數科科創板審核狀態變為終止。
在京東數科撤回科創板IPO這一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也進入深度調整期。
2021年1月,京東宣布將云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京東方面稱,整合后的京東科技集團實現科技板塊的一體化協同,致力于為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等各類客戶提供全價值鏈的技術性產品與解決方案。
廣告誘導貸款曾被痛批
在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相繼暫停上市后,關于金融科技平臺不擇手段誘導消費者貸款等問題逐漸被社會關注并痛批。
京東金融投放的公告內容為一位農民工打扮的人士因為母親暈機請求空姐開窗戶,被周圍人嘲笑。隨后空姐向其推銷升艙服務,升艙費用1290。但農民工打扮人士的手機,賬戶余額只有53塊錢,這時候后排一位穿西裝的大哥,霸氣地說了一句:升,升艙的錢我來出!隨后西裝大哥要過了農民工的手機,在手機上點了幾下,三下五除二就幫中年人在某金融平臺上借了15萬。西裝大哥一臉認真地告訴農民工,“這是你在京東金條上備用金,可以隨取隨用”。
在這則廣告里面,不僅嘲笑了農民工沒有常識,還有惡意誘導貸款的行為。而據了解,京東金融投放在多個短視頻平臺的奇葩廣告不止一例,在另一則廣告中,一位外賣小哥在路邊搭救董事長,董事長為報答小哥問了他的信用分,而后搶過他的手機把他開通了京東金條。
此事還沒有平息,京東數科旗下的京東保險又被銀保監會通報利用虛假宣傳,欺騙投保人。
包括京東保險在內的4家機構,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后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
這些行為涉嫌違反《保險法》中“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欺騙投保人”等相關規定。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