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手機”有未來嗎?
近日,一條消息引爆了汽車科技圈:蔚來進軍手機行業。
來源/嗨牛財經
科技圈很是熱鬧,去年上半年之前,先是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品牌接連宣布造車,下半年開始則相反,輪到汽車品牌吉利、蔚來等宣布造手機。
無論是手機企業造車,或是汽車企業造手機,雖然跨界的出發點不同,但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想打造人-手機-汽車完整的智能生態圈。
不過,手機市場在經歷多年的廝殺后,已是一片紅海,手機品牌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則是為了開辟新的增長點,而蔚來卻要扎向這片紅海,是個好機會嗎?
蔚來不是第一個宣布造手機的汽車品牌,吉利更早一步。去年9月底,由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創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逾百億元,定位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今年年初,市場傳言吉利將收購魅族,不過雙方均未確認。
最近,蔚來也傳出將進軍手機領域,蔚來回應稱:目前沒有可供披露的信息。一般而言,沒有否認代表著確有其事,蔚來的實際行動已經說明了問題,原美圖手機總裁尹水軍加盟并牽頭負責蔚來手機業務。在第三方招聘網站獲悉,蔚來也正在招聘包括無線測試工程師、通信測試工程師、BSP測試工程師等與手機業務強相關的工作人員。
車企為什么要造手機,答案是為了互通互聯,搭建一個人、手機、汽車的生態圈,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
李書福曾公開發表自己對手機的看法:“手機是快速迭代的隨身移動終端,是電子產品市場驗證及軟件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用戶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未來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依法構建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手機可以鏈接車聯網、衛星互聯網,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態圈,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
如今,隨著智能汽車的普及,手機已經成為人車交互的重要入口,未來手機也將也汽車有更深度的綁定。目前華為已經先打了一個樣板,用一個鴻蒙系統打通了人和手機以及汽車之間三者的無縫交互,提升了車機交互的體驗感
因此,對于車企而言,通過車和手機的互通互聯可以提升消費者的體驗,同時也可以掌握了一個流量入口,這是車企造手機的重要邏輯。
但是理想是豐滿的,跨界入局新行業,可都是真金白銀地投入,以及各種資源的投入,在新能車市場風云變化的當下,新勢力車企爭奪激烈,同時也存在著尚未盈利的問題,此時的蔚來布局手機領域,或許并不是個好時機。
三家造車新勢力比拼相當激烈,彼時還是“蔚小理”的稱呼,如今成為“理小蔚”,市場對三家造車新勢力稱呼的變化也說明了些問題。
近兩年小鵬發展迅猛,2020年小鵬發布了小鵬G3i和小鵬P7兩款新車,2021年又增加小鵬P5,今年又將量產小鵬G9,由此覆蓋了轎車及SUV中高端產品線,從而刺激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鵬汽車交付量為25666輛,同比增長199.2%,環比增長47.5%;其中,P7交付量為19731輛,實現季度新高,同比增長71.2%;2021年小鵬全年交付量為98155輛,在新勢力造車中排名第一。
而蔚來交付似乎有下坡的跡象,2021年10月份的交付量僅為3667輛,11月份有所好轉,交付量為10878輛,同比增長105.6%。2021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為24439輛,在新造車三杰中墊底。從全年交付看,蔚來交付91429輛,排名第二,不過理想2021年全年交付量為90491輛,距離蔚來的差距不足1000輛。
蔚來汽車在去年表現不好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是“自動輔助駕駛”宣傳的負面輿論,讓蔚來汽車在市場的口碑受到了影響,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今年蔚來汽車并沒有推出新車型,也沒有對旗下車型進行改款換代,例如蔚來ES8這款車型已經四年沒有換代了。除了小鵬和理想的的競爭,還有來自如高合、嵐圖等高端智能品牌的崛起,更多的品牌加入,也讓消費者多了一個選擇,這就導致了蔚來汽車失去了部分市場競爭力。
最重要的還是虧損,蔚來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該季度實現營收98.1億元,同比增長116.6%;凈虧損8.353億元。小鵬汽車的凈虧損為15.95億元,理想汽車凈虧損則出現了歷史最低值,為2150萬元。
同時,更多的競爭對手也在摩拳擦掌,哪吒汽車和領跑不久也將上市,傳統車企比亞迪、傳祺、長城、吉利也紛紛推出新能車品牌和車型投放市場,可以預見未來新能源車市場也將面臨新一輪的爭奪,同樣也會給蔚來帶來壓力。
而此時蔚來著手布局已經紅海的手機市場,勢必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在主業還未穩固的情況開副業,或許并非一個好時機。
近年來跨界入局手機領域的品牌不少,知名的如格力、聯想,但結局大都像是一顆石頭投入湖中,只泛起一點漣漪后就又歸于平靜了。
從市場的角度看,手機行業正處于規模下滑的態勢,逐漸形成存量競爭的態勢。IDC數據顯示,2016至2021年間,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呈現逐年下滑的態勢,由4.67億臺下滑至3.0億臺。
同時,在多年的發展下,行業高度集中,新進入者的競爭難度相當大。根據IDC數據,2021年第三季度,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已從2021年二季度的81.9%進一步上漲至85.9%,這也意味著高度集中的手機賽道,顯然并不是汽車廠商們的最佳選擇。
反觀新能源車市場,該市場處于增長紅利期。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36.6萬輛,銷量為136.7萬輛。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
對于蔚來而言,此時與其跨界進入手機領域,不如集中精力去迭代車型、積累自動駕駛技術等,先站穩新能車市場,或許是個更優的選擇。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