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公司”騰訊一年大賺2248億,究竟誰讓馬化騰瑟瑟發抖?
互聯網巨頭如何轉身?
來源/財視傳媒
3月23日,騰訊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騰訊2021年全年營收5601.18億,同比增長16%;全年凈利潤2248.2億元,去年同期1598. 47億元,同比上漲40.64%。截止2021年12月31日,騰訊擁有員工112771名,年度總酬金為955.23億元。
?
來源:騰訊2021年財報
這樣一個全年營收超5000億、人均月薪7.05萬的“龐然大物”,卻被馬化騰稱作是“一家普通公司,隨時都可以被替換”。一邊是越來越低調的“普通公司”,一邊是一年凈賺兩千多億的互聯網巨頭,這種強烈的反差,何嘗不是當今互聯網行業的矛盾及焦慮所在?
?
無奈之舉?
?
2021年互聯網行業的主基調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阿里、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巨頭也成為了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新京智庫統計,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21年發布的89起關于互聯網企業反壟斷處罰案例,罰款累計已經突破了200億元。
?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網站
其中,騰訊收到的罰單也較多。2021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43起行政處罰案例,其中13起涉及騰訊。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13起行政處罰案例,9起涉及騰訊。這些處罰案例多與投資并購案有關,處罰原因是“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
?
再加上全球經濟下行、新冠疫情、地緣沖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外界對于騰訊的擔憂首先反映在了其股價上。2021年,騰訊股價經歷了腰斬式下跌,盤中曾一度跌破300港元,自股價最高點累計跌幅超60%,市值也自高點以來蒸發超4萬億港元。盡管如此,截至3月23日收盤,騰訊3.4萬億港元的市值在港股市場中依然是市值最大的公司,比第二的阿里巴巴多了近1.2萬億。
?
在外部環境和內部壓力的持續作用下,騰訊也發生變化。2021年7月,由騰訊主導的虎牙斗魚合并案被禁止;同年8月,騰訊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責令后宣布放棄網絡音樂獨家版權。
?
來源:騰訊港交所公告
2021年12月23日,騰訊控股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以實物分派京東集團股份的方式宣派中期股息。京東集團也同時發布公告確認此事。此次派發后,騰訊控股對京東集團的持股比例將由17%降至2.3%,不再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
?
“騰訊減持京東”一事引發了外界的熱烈討論,有分析認為騰訊此舉有著配合反壟斷政策的原因。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東興證券研究報告認為,騰訊減持京東集團,是“主動梳理內部業務的政策風險,向監管部門釋放積極配合反壟斷政策的端正態度”。
?
在這種大背景下,也有不懷好意的人“乘虛而入”,擾亂視線。2月21日,某雪球用戶發布的“騰訊將被重錘”一事在業內得到廣泛討論,帶動了市場的恐慌情緒,當日騰訊股價下跌逾5%。
?
雖然最后該雪球用戶清空發言并主動銷戶,騰訊集團公關總監張軍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該消息為“謠言”,但仍能反映出外界對于騰訊的一點“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而騰訊在這種高度關注下也選擇越來越低調。
?
“不普通”變“普通”
?
在2021年底的員工動員大會上,馬化騰曾這樣表示:騰訊只是國家社會大發展期間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國家發展浪潮下的受益者,并不是什么基礎服務,隨時都可以被替換。未來,騰訊在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時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連接器。
?
從馬化騰有關騰訊未來的這句話可以看出,其實他所說的“普通公司”也可以視作騰訊開始撕掉互聯網公司標簽的標志。零壹財經分析,在未來,騰訊將會助力產業互聯網,成為新產業的“孵化器”,諸多新產業將會在它的助力下衍生。這方面,京東努力向“新型實體企業”的轉型并獲外部認可,無疑提供了示范效應。
?
此外,從微信公眾號騰訊產業互聯網發表的名為《2021全年財報發布:騰訊變“重”了》文章中,也可對于騰訊未來的布局發展方向一探究竟。文章表示,騰訊堅持“數字化助手”定位,通過為各行各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追求用戶、產業、社會三者價值的有機統一。
?
根據最新公布的財報,騰訊備受關注的To B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21年第四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至人民幣480億元,首次超過網絡游戲,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
?
“過去一年,騰訊繼續深入實體經濟,推進數實融合,干重活?!?021年,騰訊聯合廣州地鐵集團發布了新一代軌道交通操作系統穗騰OS 2.0;和寧德時代牽手,攻關新能源質檢世界級難題;結合強大的游戲引擎和數字孿生技術,騰訊將城市、交通、工地等產業場景進行“實時孿生”;助力教育公平化、智慧化和個性化,騰訊教育累計服務了1000 多個省市區縣的教育主管部門等等。
?
騰訊通過賦能和改造的方式讓更多傳統產業發生蛻變,從而實現新的增長點。教育、民生、產業等方方面面,騰訊都有在布局。
?
“持續加重技術研發投入,為數字基建夯實底座?!必攬箫@示,2021年,騰訊全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518.8億元,同比增長33%。騰訊持續發力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在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器等技術領域,實現多項突破。
?
其中騰訊云已經成為國內算力最強的云廠商,大數據日實時計算量超200萬億;數據存儲規模突破10EB,服務的客戶超過 180萬家。目前騰訊云在全球運營的可用區達到70個,覆蓋27個地理區域,全球化布局全面加速。
圖片說明:騰訊戰略新藍圖
2021年4月,騰訊提出“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推動戰略落地,計劃投入1000億元,助力共同富裕。
?
馬化騰也在財報中表示;“我們相信,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結構性地邁向更健康的模式,回歸以用戶價值、科技創新及社會責任為中心的本源。我們正在積極適應新環境,降本增效,聚焦重點戰略領域,爭取長期可持續增長?!?/span>
?
以上種種,或許也表示騰訊正慢慢從一家“不普通”的互聯網公司變成“普通”公司。外界對于騰訊的關注是否也可恢復本質,多關注騰訊干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績,而不是關心騰訊是否會被“重錘”、又罰款了多少?如此輿論環境,怎能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