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家消金公司靠股東導流,年繳“引薦服務費”1.8億元
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越來越靠“拼爹”了。
來源/消金界
近日,中郵消金披露的一份關于關聯交易的最新文件顯示,郵儲銀行不僅為中郵消金提供了資金、流量、場地、技術、人員,此外,圍繞郵政體系生態圈,還為其提供了包括醫療保險、聯合營銷、禮品采購等在內的方方面面支持。
在導流獲客方面,根據公告,郵儲銀行向公司引薦客戶,公司按年日均貸款正常類余額的2%向郵儲銀行支付引薦服務費。2021年,公司因引薦客戶業務向郵儲銀行支付引薦服務費約1.8億元。
而根據規劃,這一業務在2022年還將翻番。
2021年向郵儲銀行支付引薦服務費約1.8億元
2021年,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消金”)迎來了經營業績上的大爆發。
財報數字顯示,截至2021年,中郵消費金融實現營收56.86億元,同比增長16.92%;實現凈利潤12.29億元,同比增長了205.7%。
截至2021年末,公司實現總資產444.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63%,其中,貸款余額443.0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12%;實現營業收入56.86億元,同比增長16.92%。
此前消金界曾了解到,如此快速的增長,主要靠的就是大股東郵儲銀行導流(背靠郵儲銀行3億手機用戶,中郵消金的增長策略你學不會)。
根據最新披露的一份“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22年度關聯交易信息”,2021年中郵消金共審批關聯交易額106.89億元。
其中主要涉及中郵消金向郵儲銀行開展同業借款70億元,約占公司2021年度關聯交易金額的65.49%;向郵儲銀行吸收股東存款30億元,約占公司2021年度關聯交易金額的28.07%。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郵儲銀行向公司引薦客戶,公司按年日均貸款正常類余額的2%向郵儲銀行支付引薦服務費。2021年,公司因引薦客戶業務向郵儲銀行支付引薦服務費約1.8億元。
公告顯示,集團通過旗下微信公眾號(微郵局、中國郵政企業號)、APP(中國郵政)、PC端(中國郵政網上營業廳)、小程序商城(中國郵政)以及集團各省市分公司自營的互聯網渠道(以下統稱“甲方平臺”)為公司提供宣傳推廣欄位、產品推廣鏈接、產品推廣軟文等宣傳推廣方式,為公司提供推廣客戶引流服務。
此外,中郵消金還將委托中郵集團各分公司通過騰訊平臺廣告投放、微信朋友圈廣告投放、郵政官方媒體號廣告投放等渠道為公司進行廣告投放
消金界發現,就在2021年6月,中郵消金披露了外部營銷獲客項目招標公告。根據公告,中郵消金外部營銷獲客項目的總預算達1.5億元,采購內容為廣告投放。
公告顯示,其外部營銷獲客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信息流及其他類(預算1.45億元),代表渠道為頭條系、快手、安卓應用商店,供應商6-10家;蘋果應用商店優化(ASO)類(預算500萬元),代表渠道為蘋果應用商店,供應商1-3家。
在價錢方面,消金界了解到,目前為消費金融公司提供獲客引流服務,市場上多按CPS、CPA或實收利息來結算。一位接近中郵消金的人士向消金界表示,此前為中郵消金提供獲客服務,按照CPS3%進行結算。
如今消費金融公司營銷獲客成本愈發高昂,一位為消金公司提供獲客服務的人士表示,“一個優質CPA的費用接近1000元?!?/span>
粗略計算,郵儲銀行為中郵消金至少貢獻了一半以上的流量,且價格也低于市場均價。
資料來源: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22年度關聯交易信息披露
2022年導流合作還將翻番
在消費金融的發展中,我們發現,大股東的戰略支持愈發重要。而一些消金公司之所以發展不如人意,很多時候由于母行的戰略布局并不清晰,消金公司和母行之間很多時候又存在著競爭關系。
以頭部機構招聯金融為例,招商銀行為其發展提供了不少資金和流量支持。
公開信息顯示,2017、2018、2019、2021年,招商銀行為其提供同業授信額度分別為150億元、230億元、 270億元、270億元。此前消金界了解到,招商銀行掌上生活APP還為招聯消金旗下的產品“好期貸”引流。
而中郵消金之所以在2021年突出重圍,與集團的支持也密不可分。
在其發展過程中,郵儲銀行渠道是公司最主要的業務發展渠道之一,也是公司落實協同發展戰略最有效的抓手。
根據公告,受制于各家銀行信貸額度、資金、價格等因素的變化,公司融資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加,需要獲取更多的融資來源。公司希望通過吸收郵儲銀行股東存款、同業借款和同業拆借、發布金融債券及資產證券化的方式來滿足公司日常經營資金需求,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增加資金來源,保障公司流動性,更好地支撐公司業務發展。
消金界注意到,在未來,這一協同關系還將繼續深化。
根據2022年協同業務發展計劃,中郵消金協同業務預計日均貸款正常類余額約為175億元,引薦服務費約3.5億元,占公司2022年擬發生關聯交易總金額的0.86%。這一費用相較于2021年翻了一番。
“深挖客戶潛力價值,實現流量體內循環,防止跑冒滴漏,共同構建郵政體系生態圈?!敝朽]消金和中郵集團的協同發展戰略,或許值得其他消費金融公司學習和借鑒。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