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前首富出局一年,廣譽遠迎來扭虧
“鈣王”操盤手加盟能否帶來新面貌?
來源/猛犸資本局
郭家學放棄控制權一年后,廣譽遠(600771.SH)扭虧為盈。
據7月13日發布的業績預告,廣譽遠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50萬元至850萬元。上年同期,該公司虧損4808.39萬元。
廣譽遠將之歸功于開展降本增效、增量拓展專項行動,堅持做強核心業務,優化產品結構,由此實現了整體業務的良性發展。該公司還稱,公司以“降應收、去庫存、增純銷”為銷售管理核心工作,純銷增長帶動主營業務收入增長。
市場對這一成績并不滿意。今年一季度,廣譽遠實現營收約2.38億元,凈利潤約776萬元。有投資者直言,廣譽遠第二季度的凈利潤幾無增長。
7月14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廣譽遠董秘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只是一個預測數據,準確數據要等半年報,我們經營一切正常。”
“東盛系”淡出
廣譽遠是知名中藥品牌,歷史悠久,始創于154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歷史,其間歷經廣盛號藥店、廣升聚、廣升蔚、廣升譽、廣升遠、山西中藥廠、山西廣譽遠等十幾個商號藥廠更迭。
進入21世紀,廣譽遠經營困頓。2003年,東盛集團實控人郭家學收購了當時已資不抵債的山西廣譽遠。此外,他還陸續入股麗珠集團(01513.HK)、潛江制藥、云南白藥(000538.SZ)等知名藥企。
1966年出生的郭家學,是陜西旬陽人。他長袖善舞,以嫻熟的資本運作聞名于藥界。2010年和2012年,他兩次問鼎陜西首富。一時的風光,卻難以維系。郭家學最終沒有保住廣譽遠的控制權。
2006年,郭家學從云南白藥退出。同時為解決資金問題,他還將東盛科技旗下王牌產品“白加黑”賣給了拜耳。
2007年,郭家學將所持山西廣譽遠95%股權抵債給東盛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盛科技,廣譽遠得以注入上市公司。2013年,東盛科技更名為廣譽遠。
2019年8月,廣譽遠宣布,控股股東東盛集團與山西創投(后更名為晉創投資)簽訂協議,山西創投以6.63億元收購廣譽遠4000萬股,占總股本的8.13%。
2021年6月,為清償欠付晉創投資的相應債務,東盛集團將質押給晉創投資的廣譽遠3150.9萬股(占總股本6.40%)過戶抵償給晉創投資。
同年7月,晉創投資與東盛集團完成股份過戶登記手續,持股比例由8.13%增至14.53%,東盛集團在廣譽遠的持股比例降至0.87%。自此,廣譽遠控股股東變更為晉創投資,實控人從郭家學變更為山西省國資委。
此后不久,晉創投資與神農科技集團簽署股份表決權委托協議,廣譽遠控股股東變更為神農科技集團,實控人仍是山西省國資委。
2021年12月6日,廣譽遠公告稱,張斌因工作變動,申請辭去董事長職務,鞠振接任。此外,該公司還補選李曉軍、劉兆維為董事。期間,張斌也不再擔任廣譽遠、山西廣譽遠的法定代表人。
張斌是郭家學胞弟。鞠振現任山西國資旗下神農科技集團的董事長,李曉軍和劉兆維也都來自山西國資體系。
高管頻繁變動,“東盛系”淡出,廣譽遠進入山西國資時代。今年3月1日至6月21日,廣譽遠職工代表監事職務石靜,證券事務代表職務康云,副總裁、財務總監傅淑紅,副總裁張懿和梁鵬相繼因工作原因或個人原因辭職。
對于人事頻繁變動,廣譽遠董秘辦相關人士表示,“不會對我們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相關崗位工作都有人在做。”
“鈣王”操盤手加盟
山西國資背景的人馬陸續進入上市公司。
3月1日,廣譽遠宣布聘任王俊波為財務總監。王俊波在晉煤集團任職多年,之后又擔任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計劃財務部副部長、資金總監。
廣譽遠7月12日公告,經總裁張斌提名,并經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核,董事會同意聘任苗輝為副總裁。現年47歲的苗輝在振東制藥工作多年,2001年就加入振東制藥,歷任振東制藥吉林省區總經理、大區總監、招商事業部總監及北京朗迪制藥總經理兼朗迪董事。他在2020年12月升任振東制藥副總裁,直至今年6月。
苗輝是“朗迪鈣片”操盤手。2016年,振東制藥斥資24.6億元收購朗迪鈣。振東制藥立足本土,確立“國民鈣”“適合中國人體質的鈣”的定位策略,線上與央視健康欄目、短視頻平臺合作投放廣告,線下聯合分眾傳媒、連鎖藥店大加推廣,朗迪鈣銷量迅速猛增。2018年-2020年,朗迪鈣終端銷售額分別為37億元、39億元和43億元,被冠以“中國第一鈣”“中國鈣王”等稱號。
廣譽遠旗下有擁有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等四大核心產品。其中三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龜齡集、定坤丹被列為國家級保密配方。而安宮牛黃丸今年以來已兩次提價,一粒價格逼近千元。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上述產品銷售收入連年下滑。龜齡集銷售收入從2018年的超4億元降至2020年的1.68億元。同期,定坤丹大蜜丸、定坤丹水蜜丸銷售收入分別從1.39億元、3.89億元降至0.90億元、2.10億元。安宮牛黃丸銷售收入雖從2018年的1.52億元增至2020年的4.01億元,但在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僅0.32億元。
2021年報顯示,當年龜齡集、安宮牛黃丸(雙天然)、牛黃清心丸、定坤丹口服液的銷售量分別同比降低43.96%、25.87%、52.50 %、108.92%。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