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誠生物踩雷“江西豬王”,IPO前四位神秘股東失聯
二度掛牌新三板,多位股東失聯
來源/瑞財經?作者/ 孫肅博
秋到五峰,倍子林漫山遍野。
倍子樹上,造型奇特、紅綠相間的“小疙瘩”抱作一團,緊緊摟著枝丫。這些“小疙瘩”名為角倍,角倍經烘焙干燥,可以得到五倍子,而五倍子中能提取單寧酸等附加物,應用于醫藥、化工、染料、食品、感光材料及微電子工業中,故五倍子又被稱為“工業味精”。
在馬應龍麝香痔瘡栓的藥盒上,就可以發現五倍子是制作這款藥的主要成分。而馬應龍不僅用五倍子做痔瘡藥物,進軍大健康產業的它,還與五峰當地的一家企業“五峰赤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赤誠生物”)達成了“年產200萬片五倍子面膜”的生產合作協議。
赤誠生物是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唯一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準確來講,這是五峰縣唯一一家已經敲鐘上市的企業。
2015年1月12日,赤誠生物首次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六年后,為沖擊創業板IPO,赤誠生物于新三板終止了掛牌。
今年,一直在創業板沒掀起水花的赤誠生物又將上市目標對準了北交所,先是于今年2月再次掛牌新三板,后又向北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有意思的是,再次掛牌新三板時,赤誠生物的幾位股東卻失聯了。其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聲稱,前次掛牌期間通過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份的4位股東未出具自愿限售的承諾函,公司通過電話、信函及上門尋找等多種方式均未能與相關股東取得聯系。
二度掛牌新三板,多位股東失聯
1.新增實控人惹監管質疑
此次向北交所遞交招股書前,赤誠生物由陳赤清持股20.4%,由毛業富持股19.43%,由宜昌國投、浙商資本持股5.61%,由毛業瓊持股4.42%,由立倍投資持股4.02%,由蘋湖創投持股3.74%,由得倍投資持股1.78%,由倍農投資持股0.84%,由其余股東合計持股34.16%。
其中,陳赤清和毛業富作為赤誠生物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公司42.45%的股份,且陳赤清擔任赤誠生物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毛業富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此外,毛業富的妻子胡金蘭及妹妹毛業瓊作為其一致行動人,分別直接持有赤誠生物0.72%及4.42%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赤誠生物首次掛牌新三板時,僅有陳赤清被認定為了實際控制人。對此,監管層也提出了質疑,要求赤誠生物說明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原因及合理性,與首次掛牌期間實際控制人的認定理由是否矛盾。
赤誠生物則回復表示,公司首次掛牌及掛牌期間認定陳赤清為實際控制人主要是公司基于當時的實際情況、歷史沿革及主要股東的確認作出的,認定具有合理性,且毛業富及其一致行動人毛業瓊分別簽署了關于陳赤清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聲明,認可陳赤清對公司的控制權。
而再次掛牌前,受公司前次掛牌期間定向增發及公開轉讓影響,陳赤清控制的公司股份比例已被稀釋及降低至30%以下,陳赤清對公司的股權控制力減弱。為加強對公司的控制,保持公司經營管理的穩定,陳赤清和毛業富于2021年5月協商建立了一致行動關系并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協議明確陳赤清和毛業富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
截止遞表前,陳赤清合計控制赤誠生物22.18%的股份,毛業富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赤誠生物25.41%的股份,超過陳赤清3.23個百分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算上妻子和妹妹,毛業富共有五位親屬目前在赤誠生物持股或任職。其中,毛業富的妻子胡金蘭任文員并直接持有公司76.75萬股股份,毛業富的女兒毛靜任采購部經理并間接持有公司1.04萬股股份,毛業富妻子的姐夫康忠貴任文員并直接持有公司26.8萬股股份,毛業富的妹妹毛業瓊直接持有公司472.5萬股股份,毛業富的另外一個妹妹毛業珍間接持有公司4.3萬股股份。
2.廠長與大學生聯手創業,新三板掛牌前補救出資瑕疵
陳赤清是家鄉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較早的一批大學生之一,出身農家的他,畢業后沒有像別人一樣進入機關上班,而是做起了銷售工作。先是五峰當地的一家公司干了一年,后又去了張家界。
“當時收入還不錯,但覺得總不能這樣過一輩子吧”,陳赤清的腦海中慢慢萌發了回鄉創業的念頭。
2004年初,陳赤清又回到了家鄉。當時,五峰的五倍子產品遠銷國內外。陳赤清原來做銷售時的北京客戶給他打來電話,當聽聞他已離開原來的公司,感嘆一番后,客戶勸他:“你有市場,有基礎,可以自己干啊?”
看著家鄉漫山遍野的五倍子樹,陳赤清下定了創業的決心。但要開公司,設備、資金從哪來?親戚都沒錢,有錢也不敢給這個“愣頭青”的小伙子借,而同學,“那時彼此境遇都差不多。”
陳赤清四處“化緣”的時候遇到了毛業富,他曾是縣里一家糧油加工廠的廠長。企業改制時,工人都被改制買斷回家,作為廠長的他離不開,留守照看廠子,這時陳赤清找上門來。
“他上門就說要開廠。”毛業富回憶,“這個年輕人有一股子精氣神,我當時答應,借錢可以,但是要以入股的形式。因為我要知道你在干什么。”
就這樣,2004年11月,陳赤清和毛業富共同成立了赤誠生物的前身“五峰赤誠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稱“赤誠有限”)。最初,公司注冊資本為50萬元,陳赤清以實物出資了25.5萬元;毛業富以貨幣出資了2萬元,以實物出資了22.5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赤誠有限設立時的股東合計實物出資48萬元未按照當時《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評估作價,存在一定瑕疵。為此,赤誠生物在于新三板遞交轉股說明書前,聘請了湖北大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此次出資中的實物部分進行了補充評估。截至評估基準日2014年11月3日,委托評估的機械設備及原材料價值為48.58萬元。
公司成立的第十年,2014年9月1日,赤誠有限正式變更為了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也變更為“五峰赤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次年1月,赤誠生物于新三板正式掛牌。
3.創業板上市計劃落空,轉戰北交所前股東失聯
在新三板掛牌交易了6年,赤誠生物的收入規模也肉眼可見地增長。2017年,赤誠生物的收入突破了億元大關,到了2021年,其收入已超過了3.5億元。也是在2021年,赤誠生物有了沖擊A股的打算。當年4月28日,其一紙公告終止了在新三板的掛牌交易。三個月后,赤誠生物在華寶證券的輔導下,向證監會遞交了創業板IPO輔導材料。
然而,直至2023年年底,赤誠生物都始終未進入創業板上市申報環節。一份公開轉讓說明書打破了尷尬的局面,時隔兩年零八個月,赤誠生物再次向新三板遞交了掛牌申請。
有意思的是,在這次掛牌前遞交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赤誠生物還透露了一則“尋人啟示”。其表示,此次掛牌前,有4位于公司前次掛牌期間通過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份的股東未出具自愿限售的承諾函,公司通過電話、信函及上門尋找等多種方式均未能與相關股東取得聯系。
瑞財經《預審IPO》發現,赤誠生物聯系不到的這4位股東,分別為錢祥豐、鄭曉玲、王永飛、金海明,四人共計持有赤誠生物股份37,251股,占赤誠生物股份總數的0.03%。
赤誠生物四名“失聯”股東中的錢祥豐,曾憑借在新三板活躍的交易被評為“新三板第一牛散”。而此前,錢祥豐也曾被其他新三板掛牌企業發布公告尋找,但均無疾而終。
赤誠生物表示,未取得聯系股東均為前次掛牌期間通過二級市場新增的股東,不存在可能的潛在股權糾紛。
信披打架,違規定增遭監管問詢
赤誠生物曾進行過多次定向增發,以此為公司引進投資者。而在這個過程中,其股東人數也不斷增多,甚至曾出現了穿透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情形。
有業內人士指出,“是否存在或曾經存在股東超過200人的情形”一直是企業IPO審核過程中備受關注的重點問題,對于一家未上市/掛牌的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如果未經證監會核準即發生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情形,則很可能會對其IPO構成實質性的障礙。
2021年4月,赤誠生物股票從全國股轉系統摘牌,開始籌劃創業板IPO。2021年7月,赤誠生物準備IPO前最后一輪融資,向張品德、張波等30名發行對象定向發行股票,定向發行股票前后的穿透股東人數均超過200人。
而根據當時有效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后股東累計超過200人的公司,應當持申請文件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核準”,但赤誠生物此次定向發行未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核準,不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
為消除本次定向發行的影響,赤誠生物于2023年8月已以回購減資的方式將2021年7月增資的股份定向回購后注銷。
而至于定增導致穿透后股東人數超200人但卻未申請核準的原因,赤誠生物表示,這是因為公司對相關規定理解錯誤,誤認為股東人數超200人應按直接股東人數計算,因此不存在主觀故意。此外,公司未采取公開或變相公開發行的方式,且認購者多為公司原股東、公司員工等。
除了曾違規定增,瑞財經《預審IPO》發現,赤誠生物就定增一事還存在信息披露前后不一的情況。
2014年12月,赤誠生物首次掛牌新三板前遞交了公開轉讓說明書,其中披露其于2014年10月29日,完成了一次定向增發,發行對象包括立倍投資、得倍投資、倍農投資等 3 名有限合伙企業股東及鄭瓊芳等 28 名自然人股東。此次增資后,公司的股本由 17,500,000 元增至 24,950,000 元,認購價格為每股 3.8元。
也就是說,2015年1月12日首次掛牌新三板前,赤誠生物有34位股東,其中包括陳赤清、毛業富及毛業瓊三位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股東,也包括2014年10月參與定增的31位新股東。
但在赤誠生物二次掛牌新三板回復問詢時,其卻表示,首次掛牌前,公司僅三位股東,為陳赤清、毛業富及毛業瓊。
業績下滑,踩雷豬企巨頭
赤誠生物的主要產品為以五倍子/塔拉粉為原材料生產的水解單寧系列產品,包括單寧酸系列產品及沒食子酸及衍生產品。
近年來,赤誠生物還發力大健康領域,子公司湖北本草時代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稱“本草時代”)備案了多款美妝產品。
2021年-2023年,赤誠生物的營收分別約為3.6億元、2.91億元及3.12億元;扣非歸母凈利分別為5,291.40 萬元、3,940.06 萬元和 4,037.25 萬元。
可以看到,2022年赤誠生物的營收和扣非歸母凈利均出現了下滑的情況。對此,赤誠生物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少數客戶因自身經營問題或者經營策略調整等因素減少了采購規模。
瑞財經《預審IPO》穿透招股書后發現,2021年赤誠生物的第一大客戶“江西豬王”正邦科技(002157.SZ),當年向其銷售金額為6,102.07萬元,占全年銷售額的16.96%。而次年,正邦科技便消失在了赤誠生物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且赤誠生物2022年及2023年向各年度第一大客戶銷售的金額分別僅有1,560.94萬元、3,074.52萬元。
據了解,自2021年起,正邦科技就深陷資金鏈危機,虧損金額高達191.15億元,超過上市以來歷年凈利潤總和。2022年,其繼續虧損143.46億元,資產負債率躍升至148.41%,當年更是出現商票逾期、拖欠代養費等一系列“暴雷”事件,甚至還出現了“豬吃豬”的慘劇。
2022年10月12日,因拒付開具給錦州天利糧貿有限公司金額為927.7萬元的商業承兌匯票,正邦科技被申請了破產重整。此后,南昌中院裁定正邦科技啟動破產預重整,期限為三個月。
2023年,正邦科技引入同行雙胞胎集團作為產業投資人,同時招了16位財務投資人,為公司提供43.4億元投資款。當年12月15日,正邦科技正式終結了重整程序。后于12月27日,正邦科技變更了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從最新財報看,正邦科技的業績仍處于恢復期,今年年一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14.42億元,同比下降36.08%;扣非歸母凈利為-3.17億元。
回到赤誠生物身上,沒有了正邦科技的助力,其2022年的營收同比下滑了19.08%,扣非歸母凈利同比下滑了25.54%。即使2023年有所回溫,但仍未達到2021年正邦科技作為其第一大客戶時的水平。
現金流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赤誠生物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8824.31萬元。而同期,其短期借款余額為9,600.01萬元。也就是說,赤誠生物的在手現金根本無法覆蓋其短期有息負債。
此次IPO,赤誠生物計劃募資2.1億元,而其中的5000萬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附:赤誠生物上市發行中介機構清單
保薦人、承銷商: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律師事務所: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