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收入比,歷史新低
普通人買房要攢多少年?
文|樂居財經 作者|李蘭?
最新數據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2024年房價收入比已降至10倍,創歷史新低。
這意味著,一個普通城鎮家庭僅需10年的收入,就能買下一套100㎡的新房。
然而,現實遠比數據復雜。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打工人的現實: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月薪10342元,私營單位僅5789元。
?
隨后,各城市陸續亮出工資單。據丁祖昱評樓市統計,截至目前,17個省市已交出工資單,一線城市中僅上海尚未公布。
?
北京以非私營單位年均224608元(月均18717元)的薪資水平領跑全國,深圳、杭州緊隨其后,分別達到174478元(月均14539元)和162774元(月均13564元)。
但工資漲幅并未跑贏核心城市房價。以上海為例,其房價收入比仍高達30倍,意味著普通家庭需近30年的收入才能買得起一套房。福州、北京緊隨其后,均超過20年。相比之下,長沙、長春則相對友好,僅需8-10年。
即便在同一城市,行業收入分化也導致購房能力天壤之別。北京金融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均工資高達42萬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7倍;信息技術服務業以34萬元居次。而在私營單位,金融和IT從業者仍是高收入群體,月薪輕松過萬。相比之下,傳統制造業、服務業員工的購房壓力依然沉重。
?
面對收入與房價差距,市場正積極尋求新平衡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70城房價數據顯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繼續收窄。具體來看,一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較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當前,房地產市場宏觀數據總體平穩,各地“去庫存”提速,整體仍在“止跌回穩”的過程中。地方政策同樣不斷優化調整,深圳、珠海等六市正推行公積金互認,杭州允許公積金支付首付,無錫甚至推出“看球賽送購房補貼”的奇招。
?
盡管房價收入比回落至歷史低位,但購房壓力并未消失。這些政策或許能緩解部分剛需的焦慮,但對上海靜安區的白領或西安高新區的程序員而言,工資單與房價的鴻溝,仍需用更長的時間去填補。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