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遭監管背后,宋都股份擔保額超143億元,占凈資產超300%,風險高企
但就是這么一個啥實際業務都沒有的公告發布之后,宋都股份卻收獲了4連板,股價大漲46%。
來源/一號地產? 作者/海哥
一號說:別拿”村長“不當干部
說起宋都股份(600077.SH),相信房地產行業的同行們并不陌生,規模不大,名氣不小。
對媒體人來說,更是新聞富礦,一連串的事件,都可以當連續劇看,堪比地產行業的“戲精”。
2月24日,宋都股份發布公告稱:于近日收到浙江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宋都基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責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警示函》顯示,因實際回購金額僅占公司回購計劃金額下限的6.15%,未履行相應決策程序對其予以變更或豁免,與回購計劃存在重大差異,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俞建午、董秘鄭羲亮受到浙江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誠信檔案。
網友將此戲稱為“忽悠式”回購,更有股民在股吧中憤怒地表示:宋都股份終止回購的行為是“耍賴”,稱“一把匕首刺進廣大股民的小心窩”,號召“一起抵制投訴宋都實控人、管理層瀆職不作為行為”。
屢屢觸犯監管紅線為哪版?
宋都股份2011年借殼上市之后,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宋都股份及高管就有11條被證監會處罰的信息,處罰類型多以“涉嫌違法證券法律法規”、“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件、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等;
也因此屢屢被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告上法庭,此類糾紛案件天眼查數據顯示就有20起,其中多以敗訴或僅部分支持結案。
可以說,宋都股份在資本市場上是“違規老手”了。
這一次,浙江證監局的《警示函》顯示,2021年1月22日,宋都股份通過了《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預案的議案》,稱計劃于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1.3億元、不超過人民幣2.6億元。
時隔一年后,宋都股份發布的《關于未能按期完成回購暨終止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顯示在回購期限內累計回購股份僅有262.50萬股,回購金額僅為799.98萬元,實際回購金額僅占公司回購計劃金額下限的6.15%。
浙江證監局認定,宋都股份此舉未履行相應決策程序對其予以變更或豁免,與回購計劃存在重大差異,未及時、充分披露不能按承諾實施股份回購計劃的風險信息。“公司及相關人員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第四條和《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4號——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股東、關聯方、收購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諾及履行》第十五條的相關規定。”
諷刺的是,2021年12月23日,因為涉嫌內幕交易,宋都股份當天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裁俞建午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俞建午違法所得3679.31萬元,并被并處以1.1億元的罰款。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2年8月,俞建午控股的浙江宋都控股有限公司就被證監會處罰過。2010年10月21日至2011年9月7日期間,俞建午涉嫌利用其母王某的賬戶交易多只股票,違反了《證券法》有關禁止法人非法利用他人賬戶從事證券交易的規定,被處以30萬元的罰款。
說實話,上市公司攤上這么個屢屢管不住手的實控人也是很頭疼,屢罰屢犯,廣大投資者不僅傷心,更傷錢。
投資者的質疑:有錢“買”鋰無錢回購?
這次飽受詬病的“忽悠式”回購背后,更有投資者提出尖銳質疑:有錢買鋰,卻無錢回購?
今年1月4日晚,宋都股份發布公告稱,擬成立子公司浙江宋都鋰業有限公司,初期注冊資本金擬定為5億元。
不過公告中還寫道“公司目前尚未有鋰業相關業務,沒有相關的技術儲備、相關的資源及專業團隊。”
但就是這么一個啥實際業務都沒有的公告發布之后,宋都股份卻收獲了4連板,股價大漲46%。
這波“騷操作”連交易所都看不下去了。
1月23日,上交所在給宋都股份的《問詢函》中提到:“回購期間公司曾以1.31億元現金收購實控人所持的私募基金份額、出資5億元設立鋰業子公司。請詳細說明多次使用大額資金對外投資,卻未能安排資金完成股份回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宋都股份在隨后的回復公告中表示:“公司以1.31億元現金受讓實控人持有的私募基金份額,投資基金為創業投資基金,主要覆蓋了健康醫療、先進技術等早期或成長期的行業。公司擬通過與專業的基金管理團隊合作,拓寬對于其他行業及領域的了解和研究,有助于提升拓展業務布局的可能性。”
但公告中并未提及該私募基金實際已投哪些企業,企業目前經營狀況如何,未來收益如何等等,投資者依舊只是霧里看花。
而針對“蹭鋰業熱點”的質疑,宋都股份的回復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回復公告中明確表示5億元是注冊資本金,并未實繳,而且“不涉及具體的投資項目,未簽訂投資協議。”“故,公司認為成立全資子公司事項是開展業務的前置條件,具備必要性和合理性。”
業務還沒開展,只是注冊成立了個公司,股價就漲了近一半,這種蹭熱度概念的操盤,真是和《西紅市首富》中邀請股神“拉菲特”吃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堪稱:
“我見過最偉大的操盤”。
其實,早在1月21日宋都股份的公告中就已經說了:“結合資金需求優先將資金用于投入公司主業經營及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業務開展上”。
至于回購,顯然不屬于“主業經營及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所以即便它不回購,違背了當初的承諾,投資者又能把他怎么著?
只不過,這種操盤,實在太難看,也太令投資者失望。
業績虧損之下,擔保風險高企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宋都股份的“鋰概念”股,或與其對沖業績下滑有關。
在2021年三季報時,宋都股份的業績就已堪憂。三季報顯示,2021年1-9月,宋都股份營收47.04億元,同比增加33.7%,同期凈利潤僅為175.94萬元,同比暴跌98.63%,歸母凈利潤稍微能看看,6085萬元,但也同比下滑了63%。
到了今年1月21日,宋都股份直接來了個2021年度業績預虧的公告。公告顯示,2021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億到-3億元,較2020年同比減少了7.52億元到6.52億元。
對2021年度業績造成虧損的原因,宋都股份在公告中做了兩方面的解釋。一是自持房產的資產價值計提減值,這塊對凈利潤的影響是-2.3 億元至-2.9 億元;二是合作項目交付利潤的減少,對凈利潤的影響是-1.4億元至-1.8 億元。
合著是市場和合作伙伴背的鍋?公司治理頻頻被監管關注,業績虧損了主要原因還是外在的,深以為宋都股份的管理層應該就此契機好好反思一下。
與絕大部分房企會定期公告每月度的銷售經營情況不同,一號君在宋都股份的公告中并未發現近年來的月度銷售業績情況。雖然月度數據并非強制公告內容,但由此可見宋都股份對待信披和投資者的態度。
可供參考的是克而瑞地產研究的數據,2021年全年,宋都股份的全口徑銷售額為182.2億元,權益銷售額為112億元,行業排名均在120名開外,在整個行業中,宋都股份的規模還是比較靠后的。
但在負債率方面,宋都股份也是一點不遑多讓。據其1月5日發布的擔保公告稱,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475.22億元,總負債420.05億元,營業收入46.87億元,凈利潤僅有0.03億元。
但截至1月5日,宋都股份及控股子公司對外擔保總額高達143.80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304.92%。
如此高比例的擔保風險,在目前這種市場環境下,不得不令人擔憂,要知道上幾家擔保額超過凈資產300%的房企,基本上已經暴雷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