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信托限定泰禾5日搬離總部大樓,會是壓垮黃其森的最后一根稻草嗎?
然而,隨著泰禾集團2020年年中債務暴雷,到了年底已經交不起租金了,就終止了招商局大廈的租約,在此辦公的公司高管搬至泰禾北京公館辦公,員工則搬至海航大廈辦公。
原創: 一號地產 作者: 海哥
一號說:
泰禾的瓜,總是那么搶戲
泰禾集團,也算是業內的“資深戲精”。要不是這兩年被債務撞斷了腰,不知道還能作多少妖。
這不,一則債主上門討債的通告,又打亂了海哥的寫作節奏。
總部要被債主查封了?
據熱心的朝陽群眾向海哥爆料,稱5月9日,泰禾集團收到了一封來自渤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的公告,渤海國際信托表明,擬查封泰禾北京公館。
并且,這份公告,貼到了北京公館的門上。有圖有真相,朝陽群眾不騙人。
公告還加蓋了渤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章,所以這是一份真實存在的文件。
我們來看一下公告的具體內容:
2019年7月,福州泰禾錦興置業有限公司(泰禾集團全資子公司)將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中路58號房地產該樓棟公寓全部樓層房產(即泰禾北京公館)作為抵押財產提供擔保,抵押給渤海國際信托。
抵押合同約定,未經抵押權人書面同意,抵押人即泰禾集團不得以任何方式處分抵押財產的全部或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將抵押物出租、贈予、轉讓等,并且不能被第三方強行占有或者進行其它處置。
公告明確指出:現未經我司書面同意,抵押財產已被第三人擅自占用或居住,該行為違反了抵押合同約定,已對我司債權的安全性造成損害?!笙嚓P人員在5日內搬離此大樓,否則將采取法律措施對抵押財產申請查封保全。
海哥查詢得知,該棟被渤海國際信托擬查封的房產,即現今泰禾集團的實際辦公地泰禾北京公館。
朝陽區東四環中路58號的泰禾北京公館,也叫泰禾北京金尊府,是泰禾集團將遠洋國際的一棟爛尾樓改造升級而成的高端酒店式公寓,是70年產權的住宅類產品。
在搬入泰禾公館之前,泰禾集團總部的辦公地點位于國貿的招商局大廈,而且在擴張之際在附近的海航大廈租了一層辦公。
然而,隨著泰禾集團2020年年中債務暴雷,到了年底已經交不起租金了,就終止了招商局大廈的租約,在此辦公的公司高管搬至泰禾北京公館辦公,員工則搬至海航大廈辦公。
此時,據了解泰禾集團總部的辭職人員已超過半數。
到了今年3月份,海航大廈的租約到期,泰禾再次由于交不起租金,停止續租。于是,所有的員工都只能搬到泰禾北京公館上班。
此前,還在招商局大廈辦公時,泰禾由于交不起水電費,就曾時常遭遇物業的斷水斷電,甚至被物業鎖上衛生間,也算是業內的一個笑談。
不過有意思的是,盡管泰禾集團早已經搬離招商局大廈了,但在泰禾集團的官網上,顯示的北京總部的辦公地點仍然是招商局大廈20樓。
好家伙,這一招金蟬脫殼、調虎離山,是來對付維權業主的吧。
當然了,連真實辦公地址都不敢公布或者說弄虛作假的上市公司,你還指望他說的話能有多少真實性?
真假“復工”還得看有沒有錢
聊完了即將要被查封的泰禾總部,或者說,泰禾集團即將淪為沒有辦公場所的房企,再來聊聊此前飽受爭議的泰禾全面“復工”一事。
此前海哥以《泰禾全面復工?業主舉報年報造假》一文在圈內率先報道了泰禾的“意念復工”、“云復工”,并指出泰禾年報在營收數據上的造假(中報數據與年報數據的嚴重背離)和個別項目施工進度的造假,隨后在一眾傳統媒體的跟進下,泰禾集團做出了“按照投入資金計算項目進度”的荒唐解釋。
如果按照泰禾的這種解釋,多個被泰禾違規挪用項目資金、卻仍處爛尾基坑的項目,是否也算是“完工”了呢?畢竟哪些項目資金可被你“投入”光了啊。
所以,泰禾的這一解釋,權當是不要臉的玩笑吧,畢竟這是他的特長呢。
盡管泰禾在官微上,或者幾家合作媒體上,大肆“報道”所謂的“全面復工”,究其真實性,有兩條鐵律不會騙人。
一是萬科參與的債務重組和平臺公司,目前看仍無實質性進展,與萬科的協議仍然沒有落地,顯然,萬科的資金也一毛錢都沒進來;
二是是否有增量資金進來,從目前來看,應該是沒有的,目前的融資渠道對于泰禾來說基本是封死的。
那么銷售回款呢?海哥特地查了下前4月克而瑞的銷售百強榜單和中指院的銷售200強榜單,都沒發現泰禾的名字,后者榜單的入門門檻是12.7億元,這么說,前四個月泰禾也沒有銷售回款。(甭指望泰禾自己披露,他從來沒披露過官方銷售額)
在沒有增量資金進來的情況下,泰禾“全面復工”就是又一個謊言。
以至于泰禾集團老家的地方政府都看不下去了。5月7日,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政府發布了《龍海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成立福建泰維置業有限公司重整清算組的通知》,通知提到,為了解決白塘灣項目問題,保障購房業主、施工單位等各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成立項目公司重整清算組。
據了解,清算組對該泰禾子公司的資產負債進行梳理甄別,依法按順序按比例清償債務,保障各債權人合法權益,積極與意向收購方協調,探討股權重組方案與復工建設方案。
換言之,政府工作組接手了該項目公司,推動后續的重組。其實,也就是政府實在看不下去了,主動出手推動問題解決,這背后恰恰是泰禾自身解決問題的無能或拖沓。
海哥相信,后續會有更多地方政府接入泰禾債務事宜,或許,這是泰禾“拖字訣”的“勝利”。把包袱順利甩給了地方政府。
沒錢卻要“死鴨子嘴硬”,硬要“全面復工”,而眼下,泰禾自己連辦公的地方都要被趕出來了。
其實就在泰禾官宣(吹牛)“全面復工”不久,就被另一位債主告到法院,被判償還42.55億元。
5月6日,泰禾發布上市公司公告,稱其收到了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民事判決書》,泰禾集團需向四川信托償還超過42.55億元的債務金額(包含本金、利息、罰息和復利等)。
事實上,早在2020年11月26日,上海金融法院工作人員前往泰禾集團福州總部送達該案訴訟文書。因泰禾集團未能有效履行內部報告程序,其遲至2021年1月4日才披露上述訴訟事項。
為此,深交所向泰禾集團及黃其森發了《監管函》,“希望泰禾集團、黃其森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吸取教訓,嚴格遵守《證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及本所《股票上市規則》等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此類事件發生?!?/span>
咋說呢,債多了不愁,這官司多了也不愁。
至于監管函?黃老板又不是第一次吃咯。
其實,就如海哥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商業之道貴在誠信,你說了一個謊言要無數個謊言去圓。
而泰禾,卻在說謊與吹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里固然有黃老板自身性格倔強的因素,卻難逃欺騙與失信的指責。
從此前吹噓銷售破2000億、頻頻違規挪用項目監管資金造成項目爛尾,到現在面對債務危局仍然觸發信披違規、發布混淆視聽的“官宣”信息,對消費者、投資者都是一種不負責任。
坦率地講,泰禾不是一家受尊敬的房企,黃老板也不是一位受尊敬的企業家。
但世間又何止一個黃老板。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